大冶上榜!全国小康百强再进11位,排第38位!

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王悠)12月4日,竞争力智库、中国经济导报社、中国信息协会信息化发展研究院和北京中新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在国家发改委机关报《中国经济导报》上发布了《中国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监测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大冶市在中国县级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中的排名由去年的第49位升至第38位,较去年上升11位;居中部省份县市第3位,较去年上升2位。该《报告》从2016年起开始发布,大冶从第91位进到第38位,在五年内实现连续进位,进位幅度居全省首位。

据介绍,该《报告》依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监测体系,利用公开权威数据,对全国293个地级市和387个县级市,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文化建设、生态环境、城市治理五大领域进行监测,形成“小康经济指数”“小康生活指数”“小康文化指数”“小康生态指数”“小康治理指数”五个小康分项指数,分别衡量各领域建成水平。五个小康分项指数集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数”,衡量地区全面小康整体水平。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资料显示,入围2020中国县级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得益于大冶坚持推进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经济是“全面小康”之本。大冶市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加快“6+1”产业体系建设,聚焦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把优势产业做出特色,把特色产业做大规模,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2019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80.69亿元,增长8.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9%;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0.45亿元,稳居全省一类县市前三。

就业是“全面小康”之要。大冶市不断推进就业制度改革,逐步形成与市场相适应的就业政策体系,就业总量持续增长,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就业形式趋于多样化,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2019年,全市新增就业1.4万余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000人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900万元,扶持创业1382人,带动就业4586人。

教育是“全面小康”之基。大冶市不断加强教育保障、深化教育改革,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2019年,全市新建、改扩建一大批中小学校,新增学位3000余个,新增普惠幼儿园22所,建立17个城乡一体化教学联盟,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同步共享。

医疗是“全面小康”之需。大冶市不断深化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推行市、镇、村医疗卫生一体化管理。特别是今年受到疫情影响,市委、市政府加快补齐医疗卫生短板,投资4.8亿元的人民医院门急诊大楼、新妇幼保健院,投资7.58亿元的重大疾病救治基地、卫生应急指挥中心等多个医疗卫生项目正抓紧建设。

生态是“全面小康”之福。大冶市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2019年全市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名列全省县(市)第一。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奋斗者胜。一组组数据,一步步进位,记录下了百万大冶人民奔向全面小康的奋进步伐。

责编丨罗仲楷 周春明

主编丨祝望林 潘长发

总编丨袁媛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




(作者:大冶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