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王悠)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5亿元,同比增长8.1%;
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87.08亿元,同比增长28.3%;
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6.59亿元,同比增长19.2%。
翻开一季度经济“成绩单”,这一组组数据反映出企业发展的生动画面,折射出我市工业经济的蓬勃动力。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突出重点精准招商
初春,大冶湖高新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
全省唯一布局在县域的乘用车整车厂——长城汽车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同时,2200亩的长城汽车科技产业园也在抢抓工期,届时将集聚更多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
近年来,我市牢牢抓住新发展机遇,围绕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产业,积极融入武汉城市圈产业链,着力形成“头部在武汉,链条在大冶”的格局,力争在“十四五”末打造出300亿级的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
产业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产业强则经济强,产业兴则大冶兴。
新冶特钢是我市钢铁产业龙头企业,通过对装备、技术、品种和质量提档升级,企业高端钢铁产品供给能力持续增强,实现了由生产优钢向特钢的转型升级,产品畅销海内外。
这仅仅是我市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缩影。目前,我市共完成新冶特钢、华鑫实业、华力科技、东贝铸造等企业技改项目267个,积极推进“机器换人、设备换芯、生产换线、产品换代”,有力促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4月20日,在湖北中都装配式建筑智造基地,工人们正在进行设备调试,为投入使用做充分准备。视线拉回一个月前,中都装配式建筑智造基地、福美铝业、诚功电子、度边电子4个项目集中投产,可实现年产值13亿元,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推动高新产业的集群发展。
不止于传统企业技改升级,我市始终围绕装备制造、生命健康、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纺织服装等10条产业链精准招商,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已经形成了装备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百亿级产业集群,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正在快速发展。
厚植营商环境沃土当好企业发展后盾
随着近年来新能源车、储能等新兴行业的快速发展,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格外走俏,相关企业也迎来发展风口。
“原本今年订单可签约22万吨,但我们只签了14万吨,产品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湖北融通高科先进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何中林表示,目前一季度营收21亿元,已超去年全年水平。
今年年初,融通高科三期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生产项目开工建设,通过扩能扩产,确保全年实现销售135亿元。
像这种订单追着企业跑的情景,在我市已成为一种常态。
“一季度预计生产550万只,没想到超预期完成了560万只。”湖北瑞信养生用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宏望欣喜中透着自信。这源于该公司投入5800万元改造智能化产线,在增加产量的同时,合格率大幅度提升。
小小一块屏幕,也能创造大梦想。湖北信永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电容式触摸屏、玻璃面板等生产、研发和销售为一体的高科技企业,产品被广泛应用到各品牌行车记录仪。今年来,该公司瞄准新的发展方向,率先进军国际最前沿的智能家居触摸屏行业,以日均生产智能家居功能屏近2万片的实力,成为细分领域国内同行中的佼佼者。
从“加速跑”到“高速跑”,秘诀在于良好的营商环境。
3月21日,一场特别的亲商政企“午茶会”在市政务服务中心会议室暖心开场。
“有哪些困难尽管提,我们想方设法去解决。”黄石市委常委、大冶市委书记郝胜勇和相关市领导、市直部门负责人与大冶华晨铝业科技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负责人面对面沟通交流,实打实解决问题。目前,我市召开了6期亲商政企“午茶会”,为企业解决问题40个,助力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当前,经济下行的压力仍然较大,全市上下团结一心,政企携手,克难奋进,不仅实现了工业的逆势增长,“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也从最初的3家发展到了41家,迈上了产业链的中高端,让我市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更美、底气更足。
责编丨罗仲楷
编审丨周春明
监审丨程 霞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