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全四大体系 绘就民生幸福图景 ——《关于推进新时代全市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解读

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冯素华)民政工作是重要的民生工作,在社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兜底性、基础性作用。近日,我市印发《关于推进新时代全市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对推动新时代全市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全面系统的部署。

目标:

到2025年,全市民政工作实现“全省一流、黄石第一”的目标,率先建成全省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市。到2035年,全市社会救助体系更加健全,基层治理体系更加高效,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更加优化,全市民政事业基本实现现代化。

关键词一:精准保障

核心提要: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特困人员认定办法,适度拓宽保障范围,实现急难救助48小时到位,支出型救助15个工作日到位。建立健全以基本生活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制度、受灾人员救助、司法救助和其他帮扶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

构建兜底全面有力、服务精准高效的社会救助体系

进一步夯实兜底保障基础。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特困人员认定办法,科学量化救助标准,适度拓宽保障范围,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实施临时救助,扩大急难救助对象范围,实现急难救助48小时到位;支出型救助15个工作日到位。

探索社会救助领域改革创新。积极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逐步推行低保、低收入家庭中生活不能自理人员以无偿或低偿方式就近纳入社会福利机构进行集中福利托养。进一步完善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政策措施,按照上年度社会救助资金总支出5%的比例由市财政落实购买社会救助服务经费。

加快构建社会大救助体系。支持引导专业机构、志愿服务组织、社会爱心人士开展社会救助志愿服务。加快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制度健全、政策衔接、兜底有力的综合救助格局,建立健全以基本生活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制度、受灾人员救助、司法救助和其他帮扶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

关键词二:基层治理

核心提要:推动城乡社区民主协商机制覆盖率100%,2025年力争城市社区达标率100%,农村社区达标率不低于80%。全面实行网上登记、年检覆盖率100%,实现乡镇(场、街道)社工站覆盖率100%,志愿服务站在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100%

构建城乡统筹发展、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体系

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推动城乡社区民主协商机制覆盖率达到100%。实施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提升行动,2022年高新区建成一个2000㎡以上国家级标准城市社区,全市每年新建、改扩建500㎡以下村和1000㎡社区不少于20个。

巩固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成果。进一步深化“党建引领·幸福小区”建设,打造城乡社区治理改革创新品牌。健全政府购买服务、社区公益创投等机制,大力促进“五社联动”,启动20个村(社区)进行志愿服务积分兑换试点工作,力争2022年城市社区平均拥有10个以上社区社会组织,农村社区平均拥有5个以上社区社会组织。

完善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制度。全面实行网上登记、年检覆盖率达100%,推行容缺受理制度,合理优化审批程序。到2022年建成1处市级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和6家乡镇(街道)社会组织活动场所,培育2—4个富有特色、品牌效果好的社会组织典型。统筹推进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协同发展。逐步构建以基层社会工作站为基础的社会工作服务体系,2022年实现乡镇(街道)社工站覆盖率100%。培育发展志愿服务组织,2022年志愿服务站在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100%。

积极构建慈善事业发展新格局。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健全完善慈善工作体制机制,探索建立乡镇基金会。积极开展以“慈善一日捐”为代表的全民性、常态化慈善活动,引导激励社会公众积极投身慈善事业。大力实施“幸福家园”村社互助项目,助力乡村振兴。

关键词三:养老服务

核心提要:全面推行特困供养机构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设置4个集中供养点,腾空后的乡镇农村福利院实行公建民营和服务外包。增加护理型床位供给,到2025年全市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60%以上。大力推行“社区+物业+养老”的模式,街道或中心社区综合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100%。

构建居家社区协调、医康养护融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全面推行特困供养机构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对全市公办养老机构进行重组改革,设置市社会福利中心、保安镇农村福利院、陈贵镇农村福利院、灵乡镇农村福利院4个集中供养点,集中安置邻近乡镇集中供养特困人员。对腾空后的乡镇农村福利院全部由湖北光谷东国投集团统一管理,实行公建民营和服务外包,开展市场化养老服务。

加快推动养老机构提档升级。推动养老机构转型升级,建立与专业医疗机构合作机制,增加护理型床位供给,到2025年全市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60%以上。

探索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大力推行“社区+物业+养老”的模式,加快“智慧养老”全市范围内的辐射作用,到2025年服务对象达到一万人以上,街道或中心社区综合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100%。

全面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积极开展养老机构国家标准等级评定,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到2022年,50%以上农村福利院院长职业化,所有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

关键词四:社会事务

核心提要:到2025年,乡镇(场、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覆盖率超过50%,全市婚姻登记档案电子化率达到100%,公益性公墓覆盖60%以上的乡镇,公墓场所文明、生态、低碳祭扫模式数量提升至80%。

构建覆盖城乡群众、便捷高效运作的公共服务体系

重视未成年人保护。深入宣传和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建立健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协调机制,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场所建设,到2025年乡镇(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覆盖率超过50%,村(居)未成年人固定活动场所实现全覆盖,并成功创建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县。

关爱民政特殊群体。完善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健全完善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生活补贴、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建立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农村“三留守”人员关爱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进“童伴妈妈”项目实施,打造儿童关爱保护的亮点和品牌。

完善婚姻登记管理。适应信息技术发展需要,提升婚姻登记规范化、智能化和便捷化水平、建立和完善婚姻登记电子档案,2025年全市婚姻登记档案电子化率达到100%,婚姻登记可“跨省通办”。持续加强婚姻登记机关场所建设,到2025年前,争创“国家4A婚姻登记机关”标准。推进婚俗改革,限制天价彩礼,劝止低俗婚闹,强化婚姻家庭辅导,2025年前打造传统婚姻文化传承教育基地,弘扬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婚俗文化。

稳步推进殡葬改革。建立健全殡葬工作领导协调机制,推进殡葬事业单位改革,理顺管理体制,推进新型城乡公益性公墓建设工作。2022年底前力争完成公益性、生态型、城市公益性公墓一期示范园区,将军人公墓建设纳入整体规划;2025年公益性公墓覆盖60%以上的乡镇。全面实施和逐步扩大城乡居民基本殡葬费用减免的殡葬惠民政策。

加强区划地名管理。构建适应新型城镇化要求的行政区划结构体系,适应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建设要求,按照精减、高效原则,审慎核报行政区划调整、变更等事项,优化大冶空间布局;推进行政区域界线精细化管理,深化“平安边界”建设。到2025年,基本建成区划地名数据准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结构完善的区划地名数据信息化管理服务体系。

责编丨金子茵

编审丨范先浩

监审丨刘凡池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

(作者:大冶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