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鱼丸:流淌在记忆深处的美味

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李尚书)1月1日,保安镇黄海村李儒新家里老少齐聚一堂,热闹非凡,原来是远嫁鄂州的女儿李文娟带着小孩回娘家看望父母来了。

在回家之前,李文娟特意去了一趟保安农贸市场。

“我想给爸妈一个惊喜。”话音未落,李文娟已经迫不及待地在市场里面寻觅着。“就是它了。”看着一盆盆浸泡在水里的鱼丸个个晶莹剔透,洁白无瑕,李文娟忍不住用手拿起一颗,仔细端详,好像在回忆什么。

原来李文娟口中的惊喜就是保安鱼丸,选购了5斤新鲜鱼丸后,她赶紧回家,亲自下厨做了一道鱼丸汤。

“爸,今天买了你最喜欢吃的鱼丸,快来尝尝!”中午时分,一家人围在桌上吃饭,李文娟舀了几颗鱼丸到父亲的碗里。

“我最喜欢吃鱼丸了。”年迈的老父亲夹起一颗鱼丸,放进嘴里,咀嚼着美味与回忆。

美味可口的保安鱼丸

在保安农村,鱼丸是酒席上不可或缺的主菜,不仅因为鱼丸味道鲜美,更寓意团团圆圆。家庭聚会少不了鱼丸,重要的宴席更是少不了它的“身影”,一般在第三道菜上桌,鱼丸端上来后,主家就燃鞭敬酒。保安一带,称地方贤达为“吃鱼丸的”。

据了解,保安鱼丸俗称“鱼圆子”,滑嫩爽口,味道鲜美,有包馅和不包馅两种,过去还有油炸鱼丸,谓之“金包银”,炸鱼丸的时候外面要裹上淀粉、蛋清,跟炸藕夹的做法一样,不过现在已经失传了。包有肉馅的鱼丸称为“银包金”。还有一种鱼丸,通体为黄色,叫做“黄金元”。

说到保安鱼丸,就不得不提“黄正大”,很多外地的食客也慕名前来。

“我们家在这里卖了20多年鱼丸,每天可以卖几十斤,过年过节的时候一天随随便便可以卖一两百斤。”店主黄新平说,想要做出上好的鱼丸,选料很重要,用保安湖里新鲜打捞上来的鱼,味道都不会差。

据黄新平介绍,他的祖辈是在黄石港做杂货生意发家的,当时购买了一条运输船来往于长江中下游做贸易,期间创建了“黄正大”鱼丸招牌,“黄正大”鱼丸传到他手上,已经是第五代了。靠着一手做鱼丸的绝活,黄新平在保安镇买了两套房,供两个孩子上大学。

制作好的鱼丸看着并无特别,但其制作过程每一步都需要“精雕细琢”,手感分寸的拿捏非常关键。

新鲜的草鱼去鳞、去头、去尾,抽出鱼刺、剁成肉泥、调料,这些处理好之后就开始打鱼茸了,这一步最重要。搅拌时既要用力,又要顺势。搅打不够,制成的鱼丸就会松散而没有弹性;搅打过度的话,茸浆变老,制成的鱼丸则失去了滑嫩的质感。“判断鱼茸是否打好,可以取一点放在清水里,若浮在水面上就证明打好了。如果沉下去了,有两种可能,可能是盐放少了,也可能是没有打好,如果出现这种状况,要么再加点盐,要么就继续搅拌。”鱼茸打好后,最后一道工序就是挤丸子。只见黄新平一手抓满鱼茸,一手拿着小汤勺,虎口处轻轻一挤,鱼茸就形成了一个小圆球,用勺子一刮放进清水里,实心的鱼丸居然就那么漂浮在水面上。

黄新平坦言,自己制作鱼丸经历了全手工、机械,到现在“手工+机械”的发展历程,这跟鱼丸的市场行情走势基本一致。“现在除了剁肉、搅拌等工序使用机械外,其它还是选择手工制作。”黄新平说,机器生产的鱼丸,失去了手工制作过程中所包含的那份感情,希望制作鱼丸这门手艺能一直传承下去,将那种机器无法替代的情怀保留住。

关于保安鱼丸的来历,记者特意采访了保安文化名人、保安文化馆原馆长——81岁的董早发老人。“具体历史不可考,但是最少有几百上千年了。”董早发说,保安湖泊众多,盛产各种鱼类。于是,勤劳聪明的保安人将鱼制作成各种美味佳肴,鱼丸就是其中非常有特色的一种。制作鱼丸的材料以白鱼(翘嘴)为上,桂鱼次之,黑鱼、鲢鱼再次,草鱼制作的鱼丸也不错,但是草鱼的油较多,要去掉鱼油。

董早发回忆说,解放前后,保安镇还是一个水边码头,很多地方的船只要在这里停靠。每当夜幕降临,街边商户门前会吊起明亮的“汽灯”,热闹非凡,船上的客人下船后都要到保安街逛逛。在他的记忆中,镇上有位郭师傅,每天挑着担子、敲着竹扁担叫卖鱼丸,担子一头有个鼎罐,下面可以烧木材,谁要吃直接下锅煮。“一分钱一粒,跟弹珠大小,非常白,洒点葱,淋点麻油,那味道真叫一个爽!让人回味无穷。”董早发说,这是流淌在记忆深处的美味。

责编丨陈  雪  余春妮(实习)

编审丨范先浩

监审丨叶  海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