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开门红】破题开局——我市氢能全产业链建设迈开坚实步伐

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冯鑫 方诗琪)“场区地质条件怎么样?”“钢管内径有多大?”“大概什么时候能完工?”1月21日,在金湖街道举行的深地储氢高峰论坛暨湖北大冶深地储氢科研中试基地项目开工仪式现场,来自我国氢能领域的院士、专家、学者齐聚一堂,详细了解深地储氢科研中试基地的布局建设情况,热烈讨论深地储能技术,对即将动工的中试基地项目充满期待。

从“0”到“1”的突破 国内首个储氢科研中试基地

湖北大冶深地储氢科研中试基地项目是湖北省深地储能技术创新中心自省科技厅授牌以来,实体化运作的首个深地储氢项目。由中冶武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联合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共同开展技术攻关,是国内首个岩洞储氢和地下分布式储氢的科研中试基地。

深地储氢高峰论坛

项目聚焦深地储氢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的重点研发方向,将持续开展氢岩交互作用下洞室长期稳定性研究、储氢输氢材料的耐氢脆耐疲劳验证、现场大尺寸临氢钢衬焊接及组合衬砌结构关键建造工艺研究、高强度高频率储释氢过程中的深地储氢库密封性测试等工作。建成集岩洞储氢、地下分布式储氢,并衔接上下游配套的氢能全产业链中试基地,缩短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的中间环节,增强科技创新的全链条资源整合能力,实现岩洞储氢从“0”到“1”的原创性创新,在深地储能产业开辟发展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

近年来,我市深入践行“双碳”战略,加快推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破除发展能耗瓶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空间、注入新动能。此项目是我市绿电绿氢制储加用一体化氢能矿场综合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将上游制氢、下游交通、工业用氢等氢能产业相互衔接,实现我市制、用氢供需平衡,形成首个国内氢能矿场“全环节应用、一体化运行”的产业链闭环。

大型机械整装待发

2023年4月,绿电绿氢制储加用一体化氢能矿场综合建设项目落户大冶,包括新建绿电制氢工厂,配套建设光伏电站、综合能源站、输氢管道,搭建氢能产业智慧运营平台,将打造国内“全环节应用、一体化运行”氢能矿场,加速形成集制氢、储氢、加氢、用氢一体的氢能源全产业链生态。

目前,项目的制氢工厂已完成厂房桩基监测,正在进行主体施工;3个能源站中2个即将完成桩基工程,预计2024年6月份之前可以建成投用。经过一年努力,我市氢能产业发展已全面“破题开局”,氢能全产业链建设迈开了坚实步伐。

肩负国家储能使命 构建氢能全产业链创新高地

在深地储氢高峰论坛上,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杨春和介绍:“氢能是解决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具有来源广、热值高、无污染、应用场景丰富等优点。政策的倾斜也带来氢能产业的蓬勃发展,预计未来氢能将越发成为能源领域的主战场。”

“此项目是国内岩洞储氢领域的首次应用,也是发展绿色低碳技术、优化能源结构调整、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举措。”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孙焕泉说,项目依托大冶市氢能发展的工业基础,与已规划建设的制氢工厂相结合,利用充足氢源,就近开展岩洞储氢和地下分布式储氢现场试验攻关,可有效打造构建氢能产业链创新高地,对在全国范围内探索推广大规模地质体储氢技术,从而实现氢能规模化、安全化储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储能技术突破和成本快速下降,储能技术的应用前景也日趋广阔。深地储能可以将石油、天然气、压缩空气等能源储于深地深部地质体中,更有利于保障能源的安全平稳供应。

工程车整齐列队

“项目场区地质条件良好,岩层主要为二叠系下统茅口组灰岩,岩体较完整,未见岩溶等不良地质发育。”项目负责人、中冶武勘副总工程师丁洪元介绍,将运用大冶特有的地质环境条件和产业发展基础,充分发挥该公司在技术、管理、人才资源等方面优势,加速深地储氢原创性技术研发、推广应用及产业化,协同开展产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活动,推动本项目快速成长为一个集技术创新、产业发展、人才培养为一体的深地储能科技创新新高地。

由绿电与绿氢耦合而形成的“电氢体系”,被视为未来能源发展重要方向。我市将持续推进氢能全产业链建设,积极布局“制-储-加-用-研”各环节示范工程,逐步拓展氢能多领域示范应用,带动产业规模化、商业化发展,全力打造省内领先的示范应用基地,全力推动大冶从原材料基地转变为“清洁能源之都”。

开工仪式现场

当天,随着“隆隆”轰鸣声传来,项目工程车整齐列队,各类施工设备整装待发,伴随着“正式开工”的一声令下,施工人员纷纷走上各自岗位,正式开启了项目建设的新篇章。

责编丨璩  靓

编审丨范先浩

监审丨程  霞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