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引领铸师魂 凝心聚力写华章——我市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综述

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冯素华 通讯员 郑优玲)千年铜都,百强大冶。在这片高质量发展的热土上,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乐章尤为动人心弦。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主动回应人民对优质公平教育的新期盼,围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力促进教育公平,全方位优化教育生态。

这其中,一支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正成为我市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和强力保障。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

基于此,我市以“招得进、留得住、用得好”为目标,出台了《大冶市教育人才引进实施办法(试行)》,建立了市委、市政府领导,市教育局牵头,编办、财政、人社等部门协同配合的教师招聘机制,通过选调人才、选聘人才和专项招聘人才三种方式加大教育系统人才引进力度。

三年来,我市多渠道补充中小学教师1238人。同时,开辟人才招引“绿色通道”,先后到东北师范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等省内外师范院校开展校园招聘工作,近3年来共招优秀人才268名,进一步提高了教师队伍入口质量和培育质量。

人才招进来了,关键要留得住。

紧盯人才留不住难题,我市多措并举,靶向施策。

真金白银投入。对专项招聘录用的高学历、高层次教育人才连续3年发放安家费补贴和学位津贴,2023年专项招聘录用的7名“双高”人才发放学位津贴9.6万元;对具有全日制师范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的,给予每人每年2万元的安家费补贴,每月1500元的学位津贴;具有全日制非师范类硕士研究生和“双一流”建设高校师范类专业本科学历学位的,给予每人每年1万元的安家费补贴,每月1000元的学位津贴。

课堂教学

晋级评优倾斜。2023年,全市1215名中小学教师晋升到高一职级岗位;加强领军人才培养,落实教学质量与工作绩效、职称评聘、岗位设置“三挂钩”制度,评审正高级教师2人,副高级教师92人。

优化环境帮扶。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出台的教育人才引进办法,在住房补贴、子女入学等方面,做到留才有为,并定期开展慰问交流,帮助优秀教师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利用教师节开展好教师评选活动,营造尊师重教良好社会氛围,全力打造教师安心、用心、专心从教的局面。

一连串的改革举措给我市教师送上安心从教的定心丸。数据显示,截止2023年底,全市在编在岗教职工6745人,党员2936人。其中,全国优秀教师2人,省特级教师11人,黄石名师工作室5个。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集体讲述“我的育人故事”

“她是没有错的,错的是我,一直以来我只是在‘用力’地管教她,劲使错了方向,忽视了她作为特殊儿童本能的情感需求,应该用爱来取代管教,用爱的方式去陪伴他们。”市特殊教育学校老师王艳在《我的育人故事》中深情地写道。

这是我市开展师德师风建设的一个缩影。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

巡回宣讲活动

多年来,我市始终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首位。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举办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后备干部能力提升班、教师暑期政治理论学习班,“学党史铸师魂育新人”教师演讲、思政优质课竞赛等系列活动,提升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养。

实施“双培双带”工程,把党员培养成优秀教师,把优秀教师培养成党员。将党支部建在年级组上,更好发挥党员亮身份、党员示范岗作用,带动党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使学校基层党支部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真正以优良党风促校风带教风正学风。

选树典型示范引领,印制师德学习资料汇编,评选“我的育人故事”100个,推选省、市“我身边的好教师”40余人,举办师德先进教师报告会100余场。加强警示教育,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整治、校外研学专项治理,严肃查处师德违规行为,加大“一票否决”力度,牢固树立师德为首的价值导向。

“一个品行端庄的老师能够教育一批品行端庄的孩子。我们将师德师风建设贯穿于教师培养、培训和管理全过程,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正师风、立师德、铸师魂,努力造就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市教育局一工作人员说。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

去年3月,我市“强师计划三年行动”全面启动。行动剑指加快“青蓝工程”“三名工程”建设,提升教师整体专业水平。

重教必先重师,强教必先强师。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全面提升教师业务素质能力方面,我市早有“章法”。

扎染的历史文化

市政府每年投入100多万元,用于骨干教师、校长、党组织书记、优秀班主任等人才培训。每年市级、校本培训达1万多人次,学校参与率、教师参训率、培训合格率均达到100%,培训优秀率达到80%以上。

实施教育名家、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坛新秀五个教师梯队培养工程,建立完善教师人才梯队培养机制。培育教育教研创新团队和名师工作室,提升示范引领能力。2022年以来,获评黄石市中小学学科带头人5人、黄石乡村首席学科教师8人、黄石名师工作室5个、大冶市创新创业优秀团队6个。1人成为湖师高校工作站入驻名师,大冶一中和尹家湖中学成为湖师教育实习实训基地,有力提升了骨干教师的辐射引领作用。

鸿雁展翅,群雁齐飞。强师兴教,我市将目光锚定全域。

为了打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壁垒,实现以城带乡、以强带弱、以大带小,我市组织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从超编学校向缺编学校流动,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024年秋季,全市义务教育学校交流教师589人,占义务教育学校专任教师总数的11.559%。城区学校到农村学校交流教师157人,占城区学校专任教师总数的6.52%。骨干教师交流209人,占交流总人数的35.48%。

值得一提的是,自2022年来,我市先后建立3个省级教联体、22个黄石市级教联体、2个大冶市级教联体,并研究出台教联体教师队伍交流轮岗政策,建立完善教联体教师常态化交流机制,每年到乡村学校交流轮岗的教师中骨干教师不低于30%,切实推动优秀教师真交流、真下沉。2024年秋季全市教联体内双向交流教师达254人,城区学校组建20个团队到农村学校支教。

“这一年来,每周固定的集体备课进行思维碰撞,对于我来说都是一次进步成长的机会,只要有时间,我就可以推门走进东风路学校老师的课堂,零距离观摩学习。”大箕铺镇中学向金枝老师说道。

“人是干好事情的根本,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面对未来,面对挑战,我市教育人将以自我革新的勇气、勇于担当的精神、久久为功的毅力,迈好新时代强师之路新步伐,书写教师队伍建设的崭新篇章。

责编丨陈  雪

编审丨范先浩

监审丨吴海燕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