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评论员 经济发展的底气论、光明论,归根结底,体现为民生幸福论。
直观的民生温度,往往体现在真金白银的支持上。习近平总书记曾语重心长地说:“希望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能为解决民生问题投入更多的财力物力,每年办一些民生实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我们常讲,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这里的“力”,在基础层面,就是财力物力。前段时间,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对武汉、十堰、宜昌等7个市(州)的577名居民、48家企业开展了专题调研。调研结果显示,湖北以旧换新有序推进,居民、企业对以旧换新政策认可度高、参与意愿强,消费活力得到有效激发。有关数据显示,截至11月,湖北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已惠及超450万消费者。把投入的真金白银变成福祉的真金白银,在人民群众那里,就会被看得见、摸得着。
上扬的幸福指数,往往体现在安居乐业的信心上。从收入到就业、从教育到医疗、从养老到社会保障……湖北持续加力,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现实新需求。前三季度,全省城镇新增就业79.24万人,全省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6636元,同比增长4.9%。截至11月底,十大民生项目52项任务均已提前完成年度目标,农村充电桩和寄递物流体系建设、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等一批工作受到群众好评。上扬的幸福指数,是用务实的辛苦指数换来的。支撑辛苦指数的,不是别的,就是连通我们党根本宗旨的那句话语: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
坚定的人民立场,往往体现在具体细微的事情上。人民立场从来不是抽象概念,这个立场站得牢不牢,照见于房前屋后、柴米油盐等桩桩件件的小事里。今年以来,湖北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切入点、突破口和主战场,扎实做好紧密型教联体、医共体、数智化病理服务体系等民生实事,聚焦抬高基本公共服务底板、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唱好“小”与“大”的转换调,把一批又一批“民生小事”当成“幸福要事”来办,坚持打基础与利长远相结合,以群众利益为“坐标点”,构建上下贯通、责任衔接的“坐标系”,推动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同频共振,不断为群众幸福“加码”、为百姓生活“加温”。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做好民生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会议部署的明年要抓好的九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居其一。我们要坚持干字当头,增强信心、迎难而上、奋发有为,更大程度激发斗志、更大范围凝聚力量,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把经济发展“沉甸甸”的成绩清单变成荆楚人民“有分量”的幸福清单。
责编丨张 敏
编审丨周春明
监审丨姚文婷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