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 记者 殷珂 万经煌 通讯员 良友 吴伟)
5日,大冶被列入国家第三批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这是继2008年获批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之后,大冶获得的第二个“国字号”综合试点,标志着以“产城融合”为主要特色的大冶“新型城镇化”迎来新的机遇,大冶的“城市国际化”战略迈出坚实步伐。
“新型城镇化,大冶有着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城乡建设体系。”大冶市发改局局长吴建军介绍,早在2010年,大冶以全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县(市)为契机,统筹城市发展规划,深入实施“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四化同步、一体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核心,以产业升级为抓手,以深化转型为支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将产业发展和城乡规划建设融为一体,集中解决了一批影响城乡一体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问题,公共基础设施和城乡产业体系进一步得到完善,走出了一条具有大冶特色的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发展之路,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4.41%。
大冶按照“城乡一体”理念,编制完成了《大冶市城乡总体规划》,基本形成覆盖全域的城乡一体化规划体系;大力提升老城区功能,加快建设城市新区,并同时集约发展陈贵—灵乡—金牛、还地桥—保安—金山店和大箕铺—殷祖—刘仁八三线城镇带,基本形成了城乡空间布局合理、产业特色突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五年来,大冶累计投入103.2亿元,新改建城区道路16条,先后完成了106国道大冶段、刘金线、红保线、殷南线等县乡道改造……全市公路网总里程达到4552公里,实现了“村村通客车、组组通水泥路”目标,“半小时交通圈”基本建成。
产业是城镇化的支撑。大冶通过不断夯实产业平台,高标准完成了城西北工业园和灵成工业园扩园,基本建成了陈贵、还地桥、保安、殷祖等乡镇特色产业园区,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通过全面关停“五小”企业,大冶为转型发展、聚集发展、绿色发展腾出了空间;通过实施百亿产业和百亿企业提升工程,大冶实现了机电制造、新型建材、饮料食品、纺织服装四大传统优势产业向特色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通过“全领域、产业链”招商和设立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基金,大冶吸引了汉龙汽车、华中矿产品等一大批具有远大发展前景的项目入驻,为大冶“十三五”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通过引导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大冶大力发展规模种植、生态养殖、休闲观光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三产”相互融合,产业链不断延伸。
以“新镇区、新社区、新片区、新园区”建设为纽带,大冶进一步推动产城融合和区域协调,逐步提升了城镇承载能力,不断拓展新型城镇化发展空间。通过园区建设,推进镇区路、电、给排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了城镇的承载能力,形成了堰畈桥等一大批富有活力的新型社区,促进了农民就地转化为产业工人。五年来,大冶共吸纳6.1万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引导7.6万农民向城镇和中心村有序转移,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在此基础上,大冶创新户籍管理制度,实行了城乡户口登记一体化;通过搭建村—镇—市三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大力推进以宅基地置换住房、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社保、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股份,进一步解放农村生产力,帮助农民“洗脚”进城;通过创新养老、医疗、救助等保障机制,逐步实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等多项对接;通过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乡镇卫生院和文体设施“三个标准化建设”,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让城乡居民充分享有优质均等的公共服务。据统计,五年来,大冶用于民生支出达204.3亿元,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1.6%,投入规模创历史新高。
此外,大冶积极开展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出台了一系列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文件,实现了由政府平台融资、银行借贷“一点支撑”向市场多元化融资“多点支撑”转变,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目前,大冶已累计发售38亿元的大冶城投债,主要用于环境综合治理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组建了5家市场化运作的投融资平台,资产规模达442亿元,融资余额达140亿元,有效引导金融机构参与大冶新型城镇化建设;先后成立了PPP工作领导小组和PPP中心,建立了PPP项目库,成功引进民间资本,助力基础设施、文化旅游和生态环保等多领域建设。
“新型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大冶市长王刚告诉记者,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大冶将牢牢抓住“产、城、人”三要素,以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融”为目标,统筹推进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为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力争到2020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3%,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5%,基本形成“一心三带四区”的城乡发展格局。
“城市由‘城’和‘市’组成。城者,盛民之所;市者,买卖之地。‘城’拉不开框架,就容不下更多居民;‘市’没有产业支撑,就难以繁荣。只有‘产’‘城’融合,才能兴‘城’旺‘市’。”大冶市委书记李修武说,今后五年,大冶将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突出“一优三化”,加快“412”产业体系布局,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早日建成“三个大冶”。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