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抗艾 12月20日 张晨光:用红丝带牵起爱和艾

他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服役期间,先后被评为优秀士兵、标兵班长、优秀共产党员,并荣获个人三等功一次。正是军人经历的锤炼,让他坚定执着、朴实果敢、自信坚强。

他,是张晨光。2017年,是他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第7个年头。七年来,他满怀激情,投身于防艾工作一线,作为市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他与同事一同信访维稳、关爱救助、沟通交流……每一项工作都尽职尽责,体现了军人“退伍不退色”的精神,诠释了防艾工作者的奉献和责任。

服从安排  勇挑防艾工作重担

从参军到退伍,从基层医疗到市艾滋病防治,张晨光实现了一次次的蜕变。

2010年,全市艾滋病防治工作进入关键期,上级要求借调张晨光到市防办工作。当时妻子跟他说:“你现在工作很好,离家也很近,去了总要两头跑,再说那个病听起来就吓人,你何必去呢?”

张晨光告诉妻子:“我是退伍军人,又是共产党员,得服从组织安排,再难再苦也必须去。”就这样,他踏上了防艾的征途。

第一次与艾滋病人握手,第一次一起吃饭、谈心……许多的第一次,张晨光没有害怕,因为看到他们所经历的苦难,看到他们期待的眼神,张晨光觉得肩上的担子很沉重,必须坚定信念,想方设法把防治工作搞好了,真正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他们的生活,促进社会稳定。

“这样的工作很有意义,我既然站在这个岗位,就要勇敢面对,决不避让。”这是张晨光常挂嘴边的话。心系红丝带,意味着不断的付出,意味着无私的奉献。张晨光清楚自己身上所背负的责任,他始终一如既往,将满腔的爱洒在了充满挑战的防艾战线上。

步履不停  及时化解工作难点

张晨光作为市防艾办副主任,在分管的信访维稳工作中,总是全力以赴、一马当先,正是这种敢于担当的精神,群体的许多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刚工作不久,我市部分艾滋病感染者(血源性感染)因赔偿问题进京上访。那时,张晨光的母亲病倒需要照顾,但突发情况就是命令,他二话没说,立即参与化解方案制定,联系帮扶单位,并组织人员接访。

寒冬里,张晨光怀着对母亲的愧疚,与同事们踏上了北上的列车,通过组织彻夜的谈判、个别做工作,成功劝返了全体上访人员,这次突发事件得以及时平息。几年来,这样的事他经历了很多,凭着过硬的综合素质,他总能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

为全面落实我市艾滋病“一对一”帮扶政策,他几乎陪同100多家帮扶单位的负责人,走访了所有的艾滋病对象家庭,要去的地方没有车,他就步行前往。“能落实对每个艾滋病家庭的关爱,我累点值得。”张晨光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走访中,一些帮扶单位的负责人对艾滋病缺乏足够的认识,甚至很抗拒,工作开展十分困难。针对这些情况,张晨光利用自己所学知识,积极与各部门领导沟通,使全市的帮扶救助体系逐步建立并完善。如今,每个艾滋病家庭都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关爱。

心系患者

建立深厚感情

张晨光对工作很认真,从不叫苦叫累。七年来,他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严格履行工作责任,保持共产党员的本色,坚持以为艾滋病群体服务为宗旨。他常常急患者之所急,哪个患者生病了,哪个家庭出状况了,他总是及时把关爱送到病榻前和田间地头。

有一次,张晨光到医院看望艾滋病患者,送去400元现金,并坐在床边跟他耐心交谈,鼓励对方树立信心。“艾滋病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要积极治疗、精神不能倒,坚持与之抗争,身体就会慢慢好起来。”患者被张晨光的耐心感动得泪流满面,答应主动配合治疗,身体也一天天的好了起来。

虽然每月工资只有2000多元,但张晨光经常在病人困难时倾囊相助。几年来,资助病人的钱已达到数千元。不仅如此,他还常常在深夜接到艾滋病患者的电话或微信,解答他们的困惑。“前段时间,我每晚都在和一名刚确诊的患者聊天,虽然很多时候他说的都是重复的话,但我选择静静聆听。”张晨光说,很多患者都希望找个人倾诉心声。

正是凭借这样的耐心和责任感,张晨光与艾滋病患者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许多患者提起张晨光,赞美之情溢于言表,把他当成值得信赖和依靠的朋友。(今日大冶记者 周曼茹 文/摄)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