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礼堂:把文明乡风种进农民心田

文化礼堂作为集会、娱乐和表演活动的场所,在我市如火如荼地建设着。截至目前,全市已经建成430家文化礼堂。文化礼堂改变着百姓的生活,日益成为村民的“精神家园”。即日起,本报特开辟“聚焦文化礼堂”专栏,敬请关注!

“乡风”,简单地说,就是乡村风俗,“文明”则是一种社会进步的状态,当两个词碰撞交织,一座精神文化家园便油然而生。2015年,全市“万名干部进万村惠万民”活动第一次将“精神家园”的理念带进农村,每个湾子在满足要求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打造文化礼堂。截至目前,全市已经建成430家文化礼堂,实现在“身有所栖”后“心有所寄”。

凝心聚力  日渐成为村民的精神家园     

既然是以文化为中心,礼堂该怎么建?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老城,基层乡村的历史文化底蕴可谓非常浓厚,基本每个湾子都有一处宗族祠堂。因为传统的宗族祠堂祭祀先人的作用,一直充当着整个湾子群众活动的中心。

“物质富裕了,精神更要富有。”2015年开始,大冶以黄石市《关于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意见》为标准,提倡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祠堂,采用“自愿、自建、自用、自管”的方式,将文化礼堂建设成为集祭祀省亲、弘扬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倡导公序良俗为一体的群众精神家园,并计划在几年内,覆盖全市329个行政村。随之,一系列扶持政策、建设标准和建设规划相继出台。

第一年,100个湾子成为第一批试点,收到的反响大大超过了原本的预估。通常情况,一个湾子成功建起后,就会引起周边的湾子的羡慕。

“一个礼堂、一个书屋、一个文化管理员、一套读书桌椅、一支文艺队伍、一组文化长廊、一个小型活动广场、一套体育健身器材是最基本的设施,最重要的是每个村都有不同的特色,不是千篇一律。”市文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从过去单一的传承宗族文化的祠堂,而今变成传播先进文化的殿堂。

据介绍,目前我市文化礼堂,绝大部分都是改建、扩建废弃的校舍、利用率不高的乡村祠堂和功能不够齐全的社区文化室、乡村俱乐部等旧场地。

大箕铺柯大兴村柯大兴湾便是如此。该湾有500百余年历史,保存则一些古民居,其中包括祠堂。然而,祠堂因为太过古旧,却不能满足村民的日常文化需求,新建一座建筑又让这座小山村难以承受。“村里不是还有一间1978年建的活动中心吗?”村民代表会上,有人提出了,就在活动中心的基础上改建文化礼堂。

2017年春节,柯大兴湾就召集村民一起,布置一台春晚,简易的舞台,简单的灯光、音响,村民自导自演了28个节目,几百名村民欢聚一堂,唱响了小山村。

柯大兴村书记柯常恩说,“文化礼堂为村民提供了一个活动平台,让一些村民不再沉迷喝酒、赌博,这是我们的初心。”另外,该湾还建了微信群,将在外的游子们也拉了进去,让他们及时了解湾子的建设情况。如此,不管是在家的村民,还是在外的游子们,大家一起携起手来,传承传统文化,建设精神家园。

文化浸润    文明之风播进农民心田

五月正值农忙,在保安的桂花村王成新屋湾,除开地里劳作的人,湾口新建成的文化礼堂成了村民的聚集地。“今年春节前刚刚建成,吸引了周边几个湾子的人过来看呢。”看着眼前占地400平米,内设演出台的文化礼堂,村民王远明脸上满是自豪。而在这之前,村民只能在王远明开的一间副食店门口拉拉家常。

曾经一段时间湾子组建过一支唱楚剧团队,但当时因为条件跟不上,随着一批人的出嫁、年龄增长等问题,会的人越来越少,直到现在,还能唱上两句的年轻人已经寥寥无几。“要为村民提供一个场所,将文化氛围营造起来。”这是去年该村村庄理事会成立后,发出的第一声。

“湾子没有什么大老板,建设的过程不容易,但村民非常积极,人人出钱、家家出力。”村民王国祥说,490人的小湾子,在这件事情上保持一致团结。村里一位68岁老人,自己平时很节约,但在村里集资修建文化礼堂的时候,毫无犹豫地拿出了3000元。

建设文化礼堂不是目的,目的是利用这个载体,传承乡土文化,弘扬现代文明。 

据介绍,“文化礼堂”首先融进了浓浓的乡土内容,再新增了现代文明展现,各村还因地制宜挖掘自己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力求做到“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

采访中,记者看到,每一座文化礼堂都配有文体小广场以及文化长廊,文化长廊上展示着本村的风俗人情、历史典故、历代名人等。并挂着“英模榜”、“学子榜”、“寿星榜”、“能人榜”、“孝悌榜”、“贡献榜”等从全方位展示了本村各方面成功人士的事迹照片。

在还地桥镇土库村的文化礼堂墙上,还专门留出一个学习廊板块,用毛笔手写内容,并定期更换。76岁的吴兆均老人分外自豪,因为他就是文化礼堂的管理员,小学文化的他,写的一手好书法,画的一手好花鸟,写的书法经常被挂在文化礼堂里,与其余的村民一起交流。“这是对我的嘉许啊,自己的孙子看懂,还说学成一定回来报效桑梓。”该村书记吴正金说,“年轻人回来后,看到墙上的内容,都有一种深深的归属感,潜移默化的村里好的文化传承下去。”

如今,文化礼堂不一定是村里最好的房子,但一定是村里最热闹的地方。依托农村文化礼堂和农村“文化大使”,通过寓庄于谐、寓教于乐“接地气”的文化浸润活动,将文明之风播进农民心田。

来源丨今日大冶

记者丨冯升 文 朱昶俊 摄

责编丨郑琦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