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友山:用行动践行党员本色

在金湖街办田垅村,有这样一名退休老干部,因党的需要毅然回到农村出任村支部书记——张友山。他扎根在村里,抓党建、带脱贫、促发展,增强党支部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凝聚力,引导村民逐步走上脱贫致富之路。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本色。 

挑起一个重担子

今年64岁的张友山,从黄石市工商局正处级调研员的岗位上已退休多年。本该享受悠闲的老年生活的他,在组织的要求下,只身一人从北京回到田垅村出任党支部书记一职。 

当时的田垅村,顶着“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和贫困落后的“空壳村”两顶帽子,组织瘫涣、结构失衡、管理松懈、活动停滞、作用缺失,无集体资产、无主导产业、无集体收入、无区位优势、集体经济是负数,以致于村党支部书记一职空缺一年多。

战友不理解,家人不支持,但张友山想得更多的是自己是一名老党员,“我是拥有44年党龄的老党员,党的多年教育和培养,使我与党不离不弃,”他说,“退休不退色,离岗不离党”曾经是他对别人的要求,现在成为对自己的考验。“不能拒绝党组织的信任,不能忘记党员的责任。”

于是,张友山义无反顾挑起了这个担子。

整出一个好支部

面对田垅村的状况,怎么办?“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支部”。“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

上任之后,张友山提出了“抓党建、带脱贫、促发展”的基本思路,把加强党支部的全面建设作为推进田垅村实现转机和发展的关键环节来抓。健全工作制度,建立起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值班制、民情接访登记制、党员结对帮扶制等制度,让村两委运转步入正轨。

“张书记上任整顿村委工作作风后,现在我们几个村委委员上班只有早到的情况,绝对没有迟到的现象,因为张书记永远比我们早到办公室。”一名村干部说,由于过去村委组织涣散、管理松懈,大家都是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后,就各忙各的事。

村委办公室“铁将军”把门的情况时常有之,许多村民找村委办事,需要提前打电话联系,不然很难碰到人。如今,党员群众服务中心24小时有人值班,村两委每周一都要开例会,形成村务日志,村民有些什么诉求、村干部做了些什么事,一目了然。

现在,张友山住在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生活很规律。每天清晨四点半起床,洗漱之后快走一小时,回来自己做早餐,随后读报做笔记。上班后,每天要给村民手写介绍信、开各类证明。

2015年田垅村党支部成为大冶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培育对象,张友山本人也成为大冶市金牌“领头羊”培育对象。

建造一个幸福村

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村里事务繁多,党建、扶贫、治安、农业、土地、交通等各个领域的工作,都需要耐心细致地做好。

去年以来,我市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为了如期完成“三改”任务,张友山和村干部一起,与“三改”户从选址、设计、施工、质量、安全全程跟踪,就像自己家盖房子一样,一抓到底;新建村卫生室,村干部各显神通、四方求援,张友山把战友、朋友都发动起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终于建成了160平方米的标准化卫生室;为了改造卫生室门前的泥巴路,张友山带着“两委”成员拉来土杂石,利用双休日自己动手干,有的人手上打起血泡也毫无怨言;在挖鱼池、建果园、村庄整治、道路硬化等项目施工中,为节约资金,减少开支,张友山和“两委”成员既做管理,又当小工,村民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夸在口上。

村民黄大庆,智力不全,肢体残疾,80多岁的老母双目失明,母子俩相依为命,艰难度日,但房子破旧、漏雨透风又不符合房改条件,张友山和“两委”成员商议后筹措5000多元资金,破例对他的房子进行全面维修;村民田子豪住的是危房又不符合房改政策,村里出资金近3万元为他盖起新房……

如今的田垅村,村组路灯“站”得整整齐齐,道路两边绿树成荫,鱼池里鱼儿畅游,果园里果蔬飘香……一条通往城西北的机耕路正在抓紧建设中,一条圆梦路、致富路即将铺开。

记者手记:一个人最难能可贵的,是历经风雨沧桑后,而不改他的赤诚之心。64岁的张友山,44年的党龄,在组织需要他的时候,不顾多病缠身,毅然回到基层一线。别人问他为什么,他只是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

因为是一名共产党员,所以牢记宗旨、不辱使命;因为是一名共产党员,所以坚定信念、甘于奉献。他一次又一次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周雨婷 文/摄)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