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青铜文化发源地,3000多年的青铜冶炼史铸就了绵延流长的青铜文化;殷祖,中国古建之乡,闻名遐迩的文化艺术产业从这里起源并走向全国。石开工艺青铜文化艺术第二代传人徐一弓,便是这些好手艺人中的一员。
出身青铜雕塑之家 艺术的种子在心里生根发芽
说是言传身教也罢,子承父业也行,从小,徐一弓便在父亲徐新旺的感染与熏陶下,内心对工艺、艺术充满了喜爱。
1998年大学毕业后,学习建筑专业的他放弃了一家大型优秀房地产企业的聘用,决然选择了父亲徐新旺创建的还谈不上规模的石开工艺。从此,名符其实的成了一个灰头灰脸的工匠艺人。
在父亲的企业里工作一段时间,他有感于自己需要提升的地方还很多,出于对工艺的精益求精、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当年他就先后两次往返河北曲阳,在曲阳雕刻学院师从桥卢进教授学习。2001年他又一次前往河北省艺河雕刻厂实战学习,并拜师刘春桂艺术大师。
学成归来后,他的工作动力更足了。平时他总是工作在生产一线,以至于大家忘记了他还是一个企业管理人员。正是由于他的随和、执着的态度,员工们对他的敬佩都是发至于内心的,是对他那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认可。
初露锋芒自得意满 父亲的教诲让他牢记一生
时光回到2003年,当时我市兴建青铜文化广场,石开工艺以“浓缩大冶文化,意展千年铜都”为主题创作主体雕塑。当时年纪轻轻的徐一弓,接下了这个创作任务。他虚心求教,结合区域文化和实地形貌,经过多伦探索与考证,历经艰辛,一幅龙祥凤壁的构思初拟成形——九龙柱(祖先炎黄传承)、凤壁墙(浓缩大冶历史)并最终定稿。整个项目的构思策划到方案的实施及具体工艺、艺术均由徐一弓领衔主导完成,开放之日就受到了市民的由衷赞美。
一件地标式建筑的完成让当时只有24岁的他兴奋不已,也有些沾沾自得。然而父亲的一席话却给他当头一棒:“别得意忘了形,一次成功不能说明问题,工匠精神要的不只是华丽的光环,更多的是对艺术的一种责任”。从此以后,他始终把父亲的这些教诲牢记心中。2009年,他感到创作进入瓶颈期,便又一次“闭关”式的全身心投入再学习。
呕心沥血完成大作 淡淡一笑面对荣誉
2016年湖北省首届(黄石)园林博览会开幕,开幕式上《四大名著》雕塑作品成主展馆的焦点,迎来海内外游人的一致赞赏和艺术界的一致好评。
谁都知道,掌声的背后负出的是智慧与汗水,甚至是泪水。《四大名著》创作思想是父亲向黄石市领导提出的,要演绎好石开工艺的艺术人生,必须要有超凡的工艺、艺术。徐一弓深深知道,他作为生产制造副总,总工程师责任重大。在他主导生产下,公司团队进行技术创新、难关攻克,通过120天加班加点努力,《四大名著》3D场景艺术雕塑惊艳登场,迎来了艺术界、新闻媒体界的一片喝彩。《四大名著》3D场景艺术雕塑,斩获“大世界吉尼斯纪录”1项、发明专利3项等荣誉。
面对荣誉,徐一弓只是淡淡一笑。
二十年如一日,苦也罢,乐也罢,徐一弓总以淡淡一笑了之。
淡淡一笑,笑出的是大匠风采,笑出的是一名工匠对技艺的不断精益求精,对艺术的不停思索与追求!
来源丨今日大冶
记者丨周春明
责编丨郑琦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