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冶城东南角,有一条长堤连接着青龙阁和墈头绿茵长廊,这条长堤靠近湖边有一条副堤,堤两边长满了高耸的水杉。每天有许多人在此散步休闲,大家将其称呼为寡妇堤。其实,这条堤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为防止大冶湖洪水泛滥而修的防洪堤,不是历史上久负盛名的寡妇堤。
寡妇堤的传说
据大冶史志办资料上记载,“寡妇堤”原名海螺堤,因堤南端为海螺山而得名:它是一条横卧在大冶湖上弯弯曲曲的小土堤,也是历代兴国州(今阳新县)至大冶县城的交通要道。
最初并没有堤,只是一条曲折的羊肠小道。“水涸一条路,水涨一渡津”意思是,枯水季节,是南北两岸行人往来的唯一道路,每到汛期,路隐于水中,过往行人只能靠小木船摆渡。
不知哪个朝代,一位朝廷大官从兴国州出发,急着要赶回京城,到海螺山渡口时,天色已晚,又遇汛期,海螺堤被水淹没,艄公们都已收楫回家了,急如星火的朝廷大官来到海螺山渡口一冯姓村落,说明原委,要求渡船送他过湖。该村派人连夜将朝廷大官送到了大冶县城。临别时,朝廷大官感激地对冯村人说:“你们村地处渡口位置,今夜又不辞辛苦送我过渡,不如你们村就叫‘官渡口’吧。”于是,“海螺山下一官渡”就成了冯村的村名。
“水涨渡在”的海螺堤,在涨水季节时,溺水身亡的事故常有发生。人们听任洪水的摆布,达官贵人,漠不关心,穷苦大众,望水兴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相传乾隆年间,大冶城东南的海螺山有柯姓富人,祖孙二人在外经商,家里只留下两位妇女。一年年底,祖孙二人赶着回家过年,连夜从大冶湖摆渡。谁知道船到湖心,忽然刮起狂风,恶浪打来,船底朝天,一船人都淹死了,柯家祖孙也未能幸免。
柯家两代寡妇悲痛欲绝,哭了整整七天。七天后,祖孙两个寡妇作出一个惊人的决定,把地产卖了,在大冶湖渡口附近修一条长堤通到对岸,这样就不会再出现渡船倾覆死伤人命的悲剧了。
在随后的日子里,俩寡妇将钱财分成两股,一人管一股,一个住在海螺山,一个住在大冶墈头尖。她们在湖中竖起一条竹竿标志,两岸对着开工修堤。全县的人听说寡妇出钱修堤,都自愿前来帮忙,挖土挑土,不要工钱,只要管管吃喝就行了。堤中建造了两座桥,以利通水和舟楫。两岸百姓为纪念这两位寡妇的功德,就把这道堤命名为“寡妇堤”。
寡妇堤的变迁
古时候的大冶县城,三面环水,只有连接老下陆、黄石那一边才是陆地。明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著名诗人、文学家袁宏道曾经路过大冶,留下这样的诗句:“千山照平湖,城在湖波上。”
据同治版《大冶县志》记载,靠近大冶县城东南的大冶湖面积很大,几乎把大冶围了一个圈。此湖原名源湖,又称金湖。东连氵韦源口、通长江,南邻四斗粮、阳新,西又与下袁湖相接。平时,金湖水面平静,碧波万顷,一到春夏之交,江水暴涨,倒灌入湖,整个金湖水浪滔天,风起云涌。“商旅不行,樯倾楫摧”,四方民众出入大冶县城颇有不便。
明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果城里商人卢俊杰与罗永兴、左大宾等几位德高望重的大冶地方名流,带头捐资,募集钱财,在县城西南二里的金堤渡口修筑土堤百余丈,连通茅岭和龙潭墈。历史上称此堤为金堤。此堤分两部分,一头从茅岭一直延伸向南转个弯到金堤寺,称为小堤,另一头从金堤寺港的东面联结龙潭墈,称为大堤。小堤方便来自阳新、大箕铺方向的客商经大冶转口,大堤则方便金湖马叫一带的客商下阳新以及入城。
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由于长时间的风吹雨打,金堤破烂不堪,基本上无法通行,知县吴仁领头重修了金堤。
明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知县杨令名修完文起阁后,应民众要求再一次维修了金堤。但是,没有钢筋水泥的土堤修得再高再宽,毕竟无法经受天长日久的水洗。
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大箕铺郑姓村民以及金湖马叫诸姓村民,自发组织起来,对金堤进行了一次全面的维修。通过这次维修,大小堤分成了独立的两段,小堤被改称为茅岭堤,大堤被改称为金湖堤。
传说中的寡妇堤就是从茅岭堤中间转弯部分开始一直向西北延伸至墈头的一条堤。此堤修好后,茅岭到大冶不再需要摆渡,而是一路坦途。事实上,“寡妇堤”是南出大冶去阳新、下江西的重要通道。
民国21年8月,蒋介石为了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及鄂东南革命根据地进行围剿,发出“赶紧修通大冶、阳新之公路”的密电,对寡妇堤进行整修加固,民国23年12月,大冶至阳新通汽车。那时的寡妇堤,只是泥土筑成的道路,汛期洪水仍不时对它造成威胁。
新中国成立后,寡妇堤获得了新生。1954年,特大洪水使寡妇堤遭受重创基本损毁,人民政府对此堤进行了重修。此次重修,从大冶墈头一直到海螺山、四斗粮,青石砌护坡、柏油铺路面,水泥建大桥,政府还遍植防护林,使此堤固若金汤。如今的寡妇堤,成了宽阔的公路,路旁绿树成阴,店铺林立,行人和车辆络绎不绝。寡妇堤之名,沿袭至今。
来源丨今日大冶
记者丨冯升 整理 朱昶俊 摄
责编丨郑琦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