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大灵乡镇新街居民刘辉带着儿子,步行几分钟来到了镇区综合文化服务活动中心,“之前到了暑假,孩子没地方去,现在有了活动中心,离家近、设施全,孩子暑期生活更加丰富了,我也省心他不到处乱跑了”。 刘辉这样告诉记者。
据了解,镇区综合文化服务活动中心于去年5月投入使用,电脑室、健身室、图书阅览室等一应俱全,是近年来灵乡镇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成果的缩影。
灵乡属典型的丘陵地带,山多地少,推进各项民生工作容易“螺蛳壳里做道场” ——无法施展拳脚。为让“民生蛋糕”惠及更多百姓,该镇近年来积极出台举措,化“空间小”的劣势为“惠民生”的优势,将之前的“民生三环”打造成 “民生五环”升级版,即在“便民服务在10分钟环线以内、卫生服务在15分钟环线以内、优质教育在20分钟环线以内”的基础上,着力建设“公共文化服务在15分钟环线以内”和“体育健身服务在15分钟环线以内”。
灵乡镇先后建设了1个面积近万平方米的农贸市场和6个规模较大的综合服务超市,建设了 2个“星级”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为“10分钟便民服务环”搭建新平台。
为让百姓享受便捷的基本医疗服务,该镇延伸健康服务产业链,打造“15分钟卫生服务环线”, 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村,一般病不出镇。改造建设了两所病床位200以上的三甲医院。一般病去医院,小病在街道、社区就能得到解决。
灵乡中心学校是大冶农村重点学校,前些年,受生源、地理位置等影响,一度面临较大压力。对于灵中这样的“老字号”学校,该镇提出了人、财、物“三倾斜”的支持政策,先后投入财政资金近5000万元,建设改造教学场地,购置教学设备,并为人才引进教师建设了公寓楼。
为提供更丰富的公共文化服务,该镇通过新建、共享、租赁等方式,实施了群众文化品牌项目建设和文化惠民工程,居民步行15分钟就能享受各类公共文化服务。
灵乡镇区高楼林立、人多地窄,体育健身向何处要空间?该镇通过拆违和处置闲置地,先后改造建设灵矿游园、灵秀园等8个街头小游园,为居民提供了便利休闲健身的场所。
尽管近年来灵乡镇经济逆势前行,但今年上半年,该镇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支出依然达到3000万元,同比增长20.6%。“改善民生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该镇党委书记李祥坤表示,将始终坚持财力优先向民生集中、政策优先向民生倾斜、服务优先向民生覆盖,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来源丨今日大冶
记者丨周雨婷 通讯员 张友江
责编丨郑琦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