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经济社会发展的脊梁。
截至2017年11月末,全省省市县三级国资部门监管企业354家,资产总额27564.33亿元,同比增长16.4%;实现利润总额213.64亿元,同比增长67.2%;上交税费754.74亿元,同比增长2.7%。
做强做优做大国企,靠改革。攻下最难攻的“山头”、啃下最难啃的“骨头”,我省国有企业正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发力供给侧,“降虚火”“增肌肉”
国企效益稳中向好,受益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虚胖”的企业“瘦下来”。省出资企业通过清算注销、整体划转、依法破产、挂牌转让等方式,共退出“劣势企业”85户。武汉市通过关闭注销、账结案存、“瘦身”托管等多种方式,清理处置各类“空壳”“僵尸”企业59户,低效股权投资30项,盘活资产价值11.6亿元。
“有钱不能任性”。针对省出资企业杠杆率高、债务负担重的问题,省政府国资委探索建立省出资企业经营风险预警机制,督促企业转变发展理念,统筹规划投融资安排,切实防范债务及资金风险。修订完善省出资企业投资监督管理办法,对企业投资加强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监管。
改革是动力,改革出活力,改革提升竞争力——
三环集团持续加大技改投资,累计投入90多亿元,引进先进技术,淘汰落后产能,产品市场由国内低端,加快向国际国内高端转型。
省高投公司发起设立和管理各类基金近50只,基金协议总规模近150亿元,初步形成了“天使投资-创业投资-产业并购投资”的“股权投资接力棒”,成为全省行业龙头企业培育和企业技术升级的孵化器。被投企业中,先后共有15家企业成功上市,30多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
光谷联交所股权交易中心推出“海创板”特色板块,为海外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企业提供全流程、专业化、梯级型的立体服务。
省交投的“饭碗”里不再只有高速公路。该公司组建物流集团、建设集团、智能检测公司,完成能源板块整合,促进产业板块规模化、市场化、专业化。楚天高速公司并购三木智能后,形成了“路桥运营+智能制造”的双轮驱动发展格局。
改革快马加鞭,助国企跃上新平台、焕发新风采。
敢啃“硬骨头”,改革增强核心竞争力
国企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不是“修修补补”,新一轮国企改革更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国企改革的“路线图”脉络清晰。围绕中央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总体部署,结合湖北省实际,出台《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实施意见》《湖北省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实施办法》,以及企业领导人员履职待遇、业务支出、薪酬分配、分层分类管理的意见,形成了我省国有企业改革“1+N”路径体系。
不避利益藩篱,新一轮国企改革真刀真枪——
坚定不移推进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和剥离办社会职能,努力让国企甩掉包袱、轻装上阵,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截至目前,全省17个市州均出台了工作实施方案和配套政策文件,部分进度指标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不再“小打小闹”,新一轮改革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省属国企重组。主动与首都航空集团对接,完成了湖北机场集团重组回归,实现武汉天河机场、恩施机场、襄阳机场等省域内干支机场的统一运营。推动优势资源整合,将中南建院、省交规院等企业重组为中南设计集团,打造成工程咨询设计龙头企业。推进长江港口岸线资源整合,组建了武汉港航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整合城际铁路资产,组建了新的铁路投资集团。鄂旅投公司整合索道、客运业务资源,重组鄂旅股份公司。
一系列调整重组后,省出资企业户数由2013年初的33家减少到目前的20家。与此同时,资产规模由2012年底的3663亿元,增加到2017年11月底的9466亿元,资产规模增加了1.5倍以上。
改革入“深水”,“钉钉子”推进攻坚
改革的浪潮正席卷而来,国企改革进入“施工高峰期”“落实攻坚期”,开始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进。
全省各地已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35家,总体上以产业投资公司为主。在省级层面组建了1家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即宏泰国资集团。目前,宏泰国资集团已发展成为资产235亿元,拥有7家业务平台公司、6家全资控股企业、信用等级评定AA+的大型集团公司,目前正在向金融控股集团方向迈进。
混合所有制改革“大刀阔斧”。稳步推进三环集团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拟以现金增资扩股和股权转让同步推进的方式公开引进有实力的战略投资者,目前正在和投资方进行重组谈判。联投集团、清能集团等加强与保利集团、碧桂园集团等行业领军企业合作,组建合资公司,实现股权多元化和优势互补。鄂旅投加强与民企合作,旗下32家全资和控股二级子公司中有10家实施了混改。武汉市重点推进武汉国资公司国创资本与天风证券战略合作,形成国资控股、民资操盘发展格局;该市新设立国企大多为混合所有制企业,各级次企业中混合所有制占比达到65%以上。
员工持股试点“由点及面”。中南设计集团7家子公司全面实施股份制改造,全集团员工持股人数已近500人,极大地激发了核心技术骨干和关键经营管理者价值创造动力。铁投集团小贷公司增资扩股并实施员工持股。省高投公司开展股权投资项目员工“跟进投资”试点,实现员工与公司发展的利益绑定。
来源丨湖北日报
记者丨廖志慧 通讯员 陈颖
责编丨郑琦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