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今朝:扎实工作换扶贫村“脱胎换骨”

贫困户摘掉了贫困帽,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集体经济蓬勃发展……经过扶贫工作组一年多的全力脱贫帮扶,如今的茗山乡黄湾村俨然“脱胎换骨”——争创湖北省旅游示范村、建成了10公里樱花观光大道及5公里登山步道、举办了两届乡村莲花节、举行了首界乡村春节联欢会、取得“湖北省绿色示范村”称号、建成三大“三乡工程”扶贫示范基地。

2015年12月初,市政府金融办副主任、“黄石市劳动模范”张今朝,被派驻黄湾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两年多以来,他与驻村工作组一道,强班子带队伍,带领村两委凝心聚力,同时夯基础促产业,以“授人以渔”的方式为村民们寻找致富的项目和机会,将其他地方先进的技术带进该村。目前,黄湾村脱贫攻坚工作已经取得明显成效。

乡村贫困程度超出想象 他深入了解村情明确思路

“黄湾村耕地少、资源缺乏,村民经济来源以种养殖和外出务工为主,信息交通不便,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滞后”,这是黄湾村留给张今朝的第一印象。他深知恶劣的自然条件,仅仅是导致村民贫困的其中一个原因,而他要帮助村民脱贫致富的道路还很长很艰难。

“驻村工作,要求干部摸清村民的贫穷原因,全村都要一一走访。”张今朝说,贫困群众的愁容在眼前挥之不去,他内心五味杂陈,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从小就知道家乡贫困,但绝没想到黄湾村如此贫困;他也知道部分乡亲生活困难,但没料到穷到如此地步。

“村民人均年收入远低于全乡水平,此次政策纳入一对一扶贫帮扶的贫困户有19户,贫困人口32人。村里社会事业滞后,村委会办公环境和硬件设施全乡最差,没有像样的医务室,也没有娱乐健身器材;基础设施落后,水电、路、桥等都存在急需解决的问题。”张今朝对记者说。

“刚来的时候,我心里还是很担心,因为这里是最穷的村。”张今朝说,由于村里资源贫乏,全村耕地总面积864亩、林地120亩、水田面积20亩;经济基础薄弱,属于典型的集体经济“空壳村”,也是我市最贫困的村,该村还被列为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村。

张今朝与工作组明确扶贫工作思路,以贫困村早日摘帽、贫困户早日脱贫为目标,以改善贫困村基础条件、增强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为主要任务,以“精准扶贫、不落一人”为总要求,以实施基础设施扶贫工程、富民产业扶贫工程、公共服务保障工程为抓手,全力打造精准扶贫湖北版“十八洞村”。

黄湾村的贫穷落后还牵动着黄石市副市长、大冶市委书记李修武的心。他多次深入该村,“夜访”农户“找穷根”,并组织相关部门召开现场会,就黄湾村的现实情况出谋划策。同时,李修武要求所有驻村队员要心怀对人民群众的朴素感情,把党和政府的温暖真正地送进千家万户,把黄湾村打造成大冶市可复制的精准扶贫样本。

面对困难积极奔走化解 他用实际变化打造新面貌

在黄湾村村民的印象里,曾有两支扶贫工作队来过。他们热衷于送油送米,具体送过多少,没有人记得清楚。不过,工作队给黄湾村留下的两个绰号,他们记忆犹新。一个是“四无村”,是说山上无树木、水里无鱼虾、地面无企业、地下无矿藏;还一个绰号叫“西伯利亚”,村民起初不懂,后来知道了,荒凉地区的意思。村民们笑笑,并对张今朝说,“谁让咱们村穷呢?”

带动村民脱贫,张今朝遇到了很多困难。由于村上集体收入微薄,上级项目资金有限,全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道路坡陡路窄,路面破损严重,多条道路未硬化。面对困难,张今朝常常感到巨大压力。为此,他积极对上争取项目资金,全力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在沟渠硬化、道路建设、山坪塘整治上做出了努力。

为使村民能脱贫致富,张今朝一边尽力为村民创造条件解决困难,一边还坚持“帮穷不帮懒,扶贫先扶志”的观念,积极加强对贫困户的思想教育,激发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树立其自力更生的意识。

张今朝和扶贫工作队从改善村容村貌着手,彻底改变黄湾村的精神面貌。

据了解,扶贫工作队在筹集资金、协调项目上总投入达到300多万元,完成黄湾—均畈、黄湾—大鲁“断头路”硬化及拓宽776米、“户户通”道路500米、“组组通”道路600米,维修拓宽张俊益至黄湾村港桥1座,协调完成6个自然湾低压电网改造,更新变压器4台,更换电线杆50根,安装太阳能路灯50盏。挖掘门口塘3口,协调自来水管道安装到村,保障了村民饮水安全。启动“平安黄湾”建设,在村4个主要路口安装监控探头。协调电信局,完成弱电线路改造.

转变思维创新扶贫方式 他为扶贫村脱贫竭尽全力

“学会用心、用情工作。”张今朝说,刚到村时,群众对他们很不信任,有的说他们是“走过场的”。为此,他下定决心,要用心做事,用情去赢得群众的信任。

张今朝主持“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时,要求各党小组深入学习中央、省、市各级强农惠农政策和扶贫开发政策。18名党员每人结对帮扶一户贫困户,每周入户帮做家务、拉家常,了解贫困群众的生活情况,拉近了党员与贫困群众的距离。

“每当走进贫困户家中时,心中都会受到极大震撼,顿感责任重大,暗誓一定要通过努力,让更多的贫困户早日走出困境。”张今朝笑着对记者说。

经过多方走访和观察,他认为黄湾村适合圈地种植。于是他协调引进种植大户,建起了占地1000亩的荷花基地,2016年又扩建至1200亩。2017年按照“三乡工程”扶贫思路,黄湾村召回两名在外创业的老板回乡,利用闲置鞭炮厂建成两个产业扶贫基地。其中,1000亩菊花种植示范项目可安置300名贫困人口就业,格尚新型装饰材料公司可安置100名贫困人口就业,进一步谋划集体和个人入股,走共同富裕道路。如今村集体每年享受的分红可达11万余元。与此同时,黄湾村还建起了280亩的油茶基地,120余亩的水果基地里也种上了桑葚、冬枣、美国布朗李等果树,全村18户贫困户均以土地入股,享受分红。2016年底19户贫困户按期脱贫。

张今朝说,小康目标尚未实现,离开扶贫一线有点遗憾。不过,他表示要转换扶贫思维,积极研究金融扶贫及金融推动乡村振兴的路径和办法。今年重点推动金融扶贫,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引导资本下乡,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谋划农业企业成板块上市,推进我市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方向转变。

来源丨今日大冶

记者丨刘娟 文/摄

责编丨郑琦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