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干、三人看、六人督查”,得治!

中央办公厅《关于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工作的通知》印发有段时间了,这份被网民喻为“说到基层心坎上”“既见力度又显温度”的文件,关注度有增无减,从干部群众对文件“执行到位、真正发挥威力”的热切期盼中,可以深切感受到这项措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督促检查,毋庸置疑是经实践证明落实部署、推进工作的有效方法。但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地方督查中出现的乱象,却饱受干部群众诟病。“一个人干,三个人看,六个人在督查”“工作做得再好,没有资料和台账,就算是没做”,此类吐槽频频见诸报端。正因为如此,中央及时出台这份文件,直击基层反映的突出问题,拳拳打到“点”上,让许多人打心眼里感到高兴。

其实不仅是督查,最近“毒疫苗”事件处置的最新进展,同样深得民心。从朋友圈开始刷“毒疫苗”的文章,到两天后在国外访问的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一查到底,再到深入调查、对相关责任人刑拘、对相关官员问责、对公司进行91亿元罚没款的处罚……对群众的反映高度重视、对事件处置快速给力,同样体现了“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脑中”。

民有所呼,必有所应。这里面至少包含两层意思,一个反映了党与人民群众,中央与地方、基层信息沟通渠道的畅通,上通下达,这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要求与体现;另外还包含着立场和态度,了解到群众的声音马上行动而非无动于衷,体现的则是我们党的性质宗旨、我们党的庄严承诺。

“真的没想到对我们反映的情况,中央一下就出文件了”,基层同志从中感受到的正能量不仅在于督查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将得到改变,更重要的是,感受到党中央高度重视基层的声音,并能及时对问题采取措施、对工作进行调整。这样的正反馈无疑是十分积极的,通过一件事一件事的正向反馈,干部群众对党中央的信心、信任和信赖将不断增强,党心民心同频共振的良好互动会不断形成、促进,这无疑是《通知》字面之外更为积极的意义。

再回到《通知》本身,其坚持问题导向,将督查中的问题概括为名目繁多、频率过高、多头重复、重留痕轻实绩等,这些正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督查工作中的表现。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把它提到党和人民大敌的高度来对待,要求下更大功夫、拿出过硬措施,扎扎实实整改、彻彻底底纠治;仅督查中的问题,总书记今年就两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统筹解决。

前段时间,中央纪委办公厅印发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工作意见,树起了四个方面12类问题的清晰“靶向”;中央第二轮专项巡视聚焦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其重要内容;这次中办《通知》又直指督查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这既是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什么问题突出就抓什么,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重要方法论的有力体现,更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又一次有力行动。

必须指出,出台《通知》并不意味着否定督查检查,事实上,就是因为它在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中,在脱贫攻坚、生态环保等工作的推动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以才更要剔除它的杂质、纯粹它的本意。

这些精神,在《通知》中得到充分体现,一方面,该督查的坚决督查,发现问题毫不手软。另一方面,对不必要的督查坚决制止,对虚头巴脑的形式主义坚决抵制。对此,《通知》强调要从源头抓起、从上级机关做起,加强总量控制和计划管理,明确提出对县乡村督查检查考核事项要减少50%以上;针对重留痕轻实绩问题,强调改进方式方法,科学合理设置指标,避免“一刀切”“一锅煮”,不能简单以留痕多少评判工作好坏,等等。

这样的实事求是,将进一步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一方面能将基层干部从无用功中解脱出来,少做表面文章,真正把时间精力投入到工作落实中;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鲜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导向,就像有专家所讲到的,如果所有的工作成效衡量标准都是嘴说得怎么样、材料包装得怎么样、展板展示得怎么样,那投机取巧的人占了便宜,实实在在干活的人就吃亏。所以,破解督查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激励鞭策干部奋发有为,做出实实在在的成绩来,这里面体现的无疑是“破”与“立”的辩证思维。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杂志

责编:江楠

投稿邮箱:ysdaye@qq.com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