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京3月7日电(记者王珏玢)中国古生物学会7日在南京发布2018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
此次入选的十大进展包括:三叠纪具喙的基干龟类及龟类的早期演化;改写有袋类起源的混元兽;距今3至4万年前人类踏足高海拔青藏高原腹地;古生物学教材《生物演化与环境》;从化石研究现代鸟类生物学特征的演化;首次发现迄今最早的不对称飞羽;揭秘海洋生态系在二叠纪末大灭绝事件中的响应过程;埃迪卡拉纪具附肢两侧对称动物的足迹;雪球地球促进动物演化;贵州剑河寒武系苗岭统及乌溜阶层型剖面和点位。
这些成果涉及古脊椎动物、古人类、古生态与古环境、早期生命、地层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大多发表在《自然》《科学》等国际知名学术刊物上。
其中,“3至4万年前人类踏足高海拔青藏高原腹地”这项研究发现了西藏尼阿底地区的古人类活动遗迹,由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张晓凌副研究员领衔的团队在《科学》上发表。西藏尼阿底旧石器遗址将人类首次登上青藏高原的历史推前到4万年前,是世界范围内史前人类征服高海拔极端环境的最高、最早纪录,刷新了学界和大众对世界屋脊人类活动历史、古人类适应环境能力的认识。
中国古生物学会秘书长蔡华伟研究员介绍,此次发布的十大进展集中反映了最近一年我国在古生物学各领域所取得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科学成果,不仅有助于探究生命起源和演化的奥秘,同时具有一定的科学传播力和社会影响力。
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于1929年,是国内成立最早的自然科学学术团体之一。自2017年开始,学会每年度评选和发布“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
来源丨新华网
责编丨郑琦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