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这里是个废弃地,现在变成了漂亮的果园,真是不简单。”站在如今充满生机的土地上,陈贵洋塘村村民陈敦烈感慨道。
洋塘村位于陈贵镇东南部,北与矿山相连,“栖螺”公路贯穿而过。过去,这里因盛产铁矿石、铜矿石、石灰石等矿产资源,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村民们在家门口从事与矿产有关的劳作,足可以养活一家人。然而,随着地下矿产资源的日益枯竭,村民赖以生存的“活路”断了,洋塘村也成了日渐寂寥的“空壳村”。
在洋塘村安船湾广山上,一处80多亩的工矿废弃地,因长年无人耕种,已是荆棘密布、杂草丛生,连牛羊都难以钻进去……村里没有产业支撑,村民普遍没有创业意识,该怎样打破困境,让这片贫瘠的土地重焕新生呢?驻村扶贫工作组和村委会因地制宜,努力探索产业脱贫突破口。
扶贫工作组经过走访调研,发现这处工矿废弃地紧邻新316国道,交通便利,人流量大,有利于产品销售;且山地适宜种植红桃、柑橘、杨梅等经济农作物,通过实施复垦工程,可以变废为宝。
“我们可以利用这块资源,在工矿废地上栽植果树,生态散养土鸡。”工作组与洋塘村村委会商议后,很快达成了共识。
挖掘机、铲车轮番作业,将土地进行初步平整。考虑到山地土壤较为贫瘠,为了确保农作物茁壮生长,该村特地请来了当地有名的果园专家。从选品种,栽树苗,到养护果苗等,全程跟踪指导。
目前这片土地上已经种植优良山东红桃树1100棵,四川粑粑柑橘子树660棵,浙江杨梅树508棵。一棵棵果树苗如整齐排列的士兵铺满了松软的红色土壤,数名村民正挥锄松土,热火朝天的劳作场面与不远处“产业扶贫 乡村振兴”的横幅相映成辉。
“别看它是工矿废弃地,真正利用起来,可是一块宝呢。”驻村工作组组长曹中华介绍,这里有地有水有房子,是个难得的好地方。前期,可以在种植果园的同时,将废弃厂房围起来建养鸡场,之后还可开发农家乐。届时,这里不仅是村民增收的聚宝盆,更是生态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据了解,该项产业扶贫项目预计投资近100万元。洋塘村共有16户贫困户共37人,扶贫单位为每户贫困户出资5000元入股该项目,待项目取得效益后,贫困户每年可以通过分红取得一定收入,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还可以就近务工,实现家门口就业。
通讯员:陈迪燎 费琦琪
责编:董行
编审:吴海燕
总编审:程霞 卫文军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