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决策部署,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等关于加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意见》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就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工作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实践导向、效果导向,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努力适应新形势下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的深刻变化,聚焦“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工作目标,加快推进县级媒体深度融合,建强基层宣传文化阵地,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促进基层宣传工作更好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更好服务群众生产生活。

二、目标任务

1.建成主流舆论阵地。宣传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政策措施,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本地党委政府工作安排,传播本地政经资讯,为群众提供丰富优质新闻产品。

2.建成综合服务平台。面向基层干部群众提供政务服务、生活服务、社交传播、教育培训等综合服务,增强互动性,在地方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架设沟通桥梁。

3.建成社区信息枢纽。面向人口聚集的大型社区、村镇,提供精准化的生活资讯,畅通线上线下交流,促进信息交互有序化、便捷化、高效化,争取更多受众、增强用户粘性。

4.建成精神文化家园。对接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助力文化惠民工程,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传播品牌,丰富基层精神文化生活。

三、工作原则

1.坚持正确方向。贯彻党管媒体原则,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方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管建同步、管建并举,确保内容、平台、技术等各方面安全可控。

2.坚持集约发展。整合各类要素,统筹各类平台,盘活资源、优化配置、激发活力,提高综合利用效率,优化媒体布局,不再新增县级报纸、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和广播电视台。

3.坚持移动优先。实施移动优先策略,创新移动新闻产品,推广移动传播技术,形成渠道丰富、覆盖广泛、传播有效、可管可控的移动传播矩阵。

4.坚持“媒体+”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顺应群众多样化信息需求,探索“媒体+政务”“媒体+服务”等运营模式,从新闻宣传向公共服务领域拓展。

5. 坚持因地制宜。鼓励各地立足实际、大胆探索,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径,总结实在管用的经验,推动全省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顺利开展。

四、建设内容

1.推进媒体机构整合。在各县级党委领导下,由县级党委宣传部牵头,整合本地报纸、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及所办新媒体等单位,组建统一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县级报纸、县级广播电视台名称可暂时予以保留,县级广播电视台原呼号可予以保留。逐步整合县级政府部门、乡镇街道所办政务信息网站、“两微一端”等。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确有困难的,报省委宣传部批准并报中宣部备案后,可由所在市州建设融媒体中心。

县级融媒体中心为县级党委直属的事业单位。对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市场拓展空间不大的,可作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由本级财政供养;对经济基础相对较好、市场活跃度较高的,可实行差额拨款,不足部分通过依法依规开展经营活动予以补足。支持各地在政策允许范围内进行改革探索。

科学规划县级融媒体中心的部门岗位、人员编制、经费安排等,既满足工作需要、又有效控制规模。

2.精心构建采编中心。树牢一体化理念,打破传统组织架构,有序整合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业务领域,建立适应全媒体运行、具备融媒体特征的新型组织架构和管理体制。

在融媒体中心内设立统一的新闻信息采集中心、编辑中心,建好用好全媒体内容管理系统,建好用好全媒体内容管理系统,建好用好稿库、数据库,具备集中指挥、采编调度、高效协调、信息沟通等基本功能。采编中心建设要体现融和统的要求,不贪大求全,不重复建设,不搞豪华配置。

再造全媒体策、采、编、审、发工作流程,统筹做好信源甄别、选题策划、创意设计、生产创作、审稿把关、编辑分发、投放推广、效果反馈等环节,建立适应互联网传播规律和新媒体发展规律的一体化运行机制。

3.大力建强省级平台。长江云省级融媒体平台(以下简称“长江云平台”)为我省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技术支撑平台,由省委主管、省委宣传部主办、湖北广播电视台承办,按照“媒体+政务+服务”理念,满足覆盖全省、功能完备、互联互通、开放安全等要求。长江云平台指导市级应用分平台和市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实现省市县三级共享。

采用“1+N”(“1”是指长江云平台,“N”是指“县市区融媒体中心”)模式,推动县级融媒体中心集约化建设。各地已自主建设平台的,逐步向长江云平台迁移;尚未自建平台的,建设项目原则上不与长江云平台功能重复。县级融媒体中心负责内容生产、编辑审核、投放分发等,长江云平台负责提供数据分析、技术支撑、运行维护等。接入长江云平台后,县级融媒体中心的隶属关系、运营主体不变。

持续提升长江云平台支撑能力、保障水平、反应速度,做到“一键管控、多端推送”。根据各地需求实现个性化定制、体现差异化发展。坚持以我为主,确保技术安全,方便后期运维和技术迭代。支持“长江云”与“鄂汇办”“现场云”等其他平台合作,不断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4.坚持移动优先策略。各地按照“一地一端”原则,依托长江云平台,集中力量打造“云上系列”移动客户端,着力提高下载量、日活率,提高在县域内的覆盖面、影响力。

有序整合本地媒体资源,综合运用报纸、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广播、电视、农村大喇叭、新闻网站、微博、微信、手机报、电子阅报栏、户外大屏等多终端,形成分众传播、分类覆盖矩阵。

综合运用多种表现形式,实现内容产品从可读到可视、从静态到动态、从一维到多维升级转化。推动新闻生产创新,推出适应移动传播要求的融媒体新闻精品,努力实现重大新闻、突发事件、重点报道移动端新媒体首发。

5.积极拓展“媒体+”应用。推动县级融媒体中心从新闻宣传向公共服务领域扩展,从单向传播向多元化互动传播延伸,不断提升融媒体中心的综合性、服务性。

积极参与智慧政务建设,整合党政部门信息资源,提供申报审批、注册办证、办理社保、投诉受理等一站式政务服务,打造“指尖上的政务服务中心”。探索开展网上党建、干部培训、党务政务公开。建设电商平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积极参与智慧城市建设,整合多种便民资源渠道,提供全方位生活服务。开展舆情监测、民意收集、数据分析、建言资政等工作,服务公共决策。

依托媒体平台组织群众性文化、体育、科普、公益活动,开展商务、会展、节庆等活动,打通线上线下、提升造血机能,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坚持采编经营两分开,对县级融媒体中心开展经营活动分类指导、区别对待,不作硬性要求、不搞一刀切。

加强与当地党政部门和公共事业单位的协作联动,积极开展网上问政,努力实现“一键问政”。组织对相关单位的“回复率”“满意度”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推动走好网上群众路线。

6.不断加强人才保障。组织县级融媒体中心工作人员特别是采编人员开展教育培训,实现向全媒记者、全媒编辑、全媒管理人才整体转型,加快新闻宣传主力军向新媒体主战场挺进。

设立科学考核评价体系,推动薪酬分配制度改革,探索特殊人才激励手段,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变资历管理为绩效管理,总结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同工同酬、优绩优酬的管理办法,把更多优秀人才吸纳进来。完善新闻、播音、广电工程等专业职称评审条件,将县级融媒体中心相关人员纳入职称评定范围。

深化部校共建新闻学院,加强后备人才培养。引导高校新闻院系加大对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研究力度,提供更多学理支持。

五、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在省委统一领导下,省委宣传部会同省直有关部门及各市州党委宣传部,成立我省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工作小组,形成省级总负责、市级强力推动、县级具体落实的工作格局。要把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各级党委宣传部门要抓好统筹指导,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协同配合。各县(市、区)党委承担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主体责任。

2.提供政策保障。各级财政要采取财政拨款、项目补助、引导资金、以奖代补、政府购买等形式加大对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经费支持。各相关部门的数据、信息、服务等,原则上应优先向县级融媒体中心开放。

3.严格规范管理。坚持一手抓建设、一手抓管理,坚决“关停并转”一批影响力严重弱化、已经失去受众的媒体。省广电局依照国家相关规定科学调配县级广播电视台频率频道资源。严格清理整顿各地广播电视机构、新媒体平台的违法违规行为。

4.抓好试点带动。聚焦中宣部重点联系推动的赤壁、保康、鹤峰、宜都4个县市和列入我省县级融媒体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统筹建设试点的大冶、房县、竹山、秭归4个县市,政策上重点扶持、资金上重点保障、工作上重点推动。各试点县市要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确保如期完成任务,为全省提供经验。

5.把握工作节奏。2019年6月前,完成8个县市试点建设;2019年7月至10月,全面推进列入中宣部首批启动的其他52个县市的融媒体中心建设,各市州辖区比照县级做法启动区级融媒体中心建设;2020年底全面完成省内所有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

各市州党委宣传部要制定本地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工作方案,报省委宣传部备案。各县(市、区)党委宣传部要制定具体落实方案,报市州党委宣传部审定,由市州党委宣传部汇总报省委宣传部备案。如需建设市级融媒体分平台,建设方案由市州党委宣传部报省委宣传部审定。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