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关漫道七十载 千年铜都谱华章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冶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云上大冶报道:

大冶,是华夏青铜文化的发祥地,早在距今3000多年前的殷商小乙时期,这里就点燃了炉冶之火。公元967年宋乾德五年,南唐国主李煜升青山场院,并划武昌三乡与之合并,新置一县,取“大兴炉冶”之意,定名大冶。一九四九年五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大冶,至今已整整七十年。七十年以来,在历届县委、县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大冶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历经艰难曲折的历程,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上下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高举转型大旗,深入推进“三个大冶”建设,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大冶经济社会迈出高质量发展新步伐。

一、建国七十年的发展历程

(一)艰难创业时期(1949—1957年)。在解放时的农业经济穷困落后、地方工业一穷二白、商业市场萧条混乱的基础上,经过统一财政管理,稳定市场物价;土地改革使广大农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促进农业的发展;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引导个体经济初步向集体经济转变,建立了大冶的地方经济体系。经过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展,大冶逐步形成了以国营经济为主体,以计划体制为中心的集中统一的新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到1957年,GDP为6501万元,比1952年增长25.09%,年均增长4.58%。

(二)曲折恢复时期(1958—1965年)。由于受大跃进的“全民大办一切”和连续四年遭受自然灾害,大冶经济遭受了重大损失。到1961年,GDP为5070万元,比1957年减少1431万元,出现了建国以来的负增长。从1962年开始,大冶贯彻落实“把农业放在首位,使各项生产、建设事业在发展中得到调整、巩固、充实和提高”的方针,大冶经济得到新的发展。到1965年,GDP为9010万元,比1961年增加3940万元,年均增长15.46%。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1966年开始,大冶经历了十年“文化大革命”的重大灾难,工厂关门、学校停课、商业萧条、武斗迭起,刚刚恢复生机的国民经济陷入艰难境地,但是经过全县人民群众努力,“四五”期间农业生产条件还是得到了改善,粮食产量保持增长。县办国有工业的发展带动乡镇村工业兴起,初步形成了冶金、煤炭、建材、机械、化工、轻工业为主的大冶地方工业体系,GDP年均增长5.31%。

(四)改革开放以来(1978年—至今)。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施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切实提高人民生活摆在重要位置。从此,大冶同全国各地一样,开始了建国以来意义最深远的历史转折。40年来,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上下,砥砺奋进,攻坚克难,锐意推进改革,坚持不懈开放,全市经济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回顾40年来的奋斗历程,大体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温饱迈向基本小康(1978年至1994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大冶和全国一样,开启了史无前例的改革开放伟大征程。历经破冰调整、整顿提高、改革试点、全面开放的发展之路,实现了由传统农业主导向矿冶产业主导转变、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从封闭半封闭向全方位开放过渡。到1994年,大冶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5亿元,人均2205元,按照“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大冶已经成功跨越温饱底线,地区生产总值提前六年实现“翻两番”的世纪目标。

第二阶段,撤县建市后的历史性跨越(1995年至2005年)。以1995年大冶正式撤县建市为标志,大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加快发展的新阶段,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明显加快,市委、市政府创新提出“三大转变”战略(即资源大县向经济强市转变,县级小市向现代化中等城市转变,矿业之城向山水园林城市转变),为乡镇企业和城市经济的日益繁荣扫平了思想障碍,各项改革顺利进行,全市经济顺利实现了由旧经济体制向新经济体制的过渡,大冶地区生产总值从10亿元发展到2005年突破100亿元仅用了13年。

第三阶段,率先开创转型升级新局面(2006年至2012年)。2006年5月大冶城西北工业园正式动工兴建(黄石大冶湖国家级高新区前身),成为大冶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和新的增长极。2006年6月,大冶在黄金湖召开会议,讨论资源枯竭以后,大冶经济何去何从?会议作出了经济转型的战略部署,提前一年的时间(《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38号)拉开了转型发展的序幕,并成为全国首批资源枯竭转型城市。大冶“关、停、并、转”近千家“五小”企业,在做经济减法为生态留白的同时不断发展机电、食品、建材、纺织四大产业集群,牵引着大冶摆脱“一矿独大”的产业格局,实现转型跨越。

第四阶段,高质量发展新征程(2013年—至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改革开放路线不动摇,改革脚步更加坚实,开放领域更加深入。大冶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系列会议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市上下牢固树立“项目为王、干事为先”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当好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和鄂东转型发展领头羊”目标,全力抓好实体经济发展,高质量发展态势初步显现。2018年全市GDP突破600亿元大关,达到623.64亿元。2013—2018年GDP、地方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年均分别增长10.9%、6.4%、11.9%、23.9%和15.4%,全国县域经济百强排名升至第77位,成功实现七年七进位

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市上下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新思路,奋发图强,团结实干,大冶经济和社会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辉煌成就。

(一)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经济实力大幅提升。70年来,大冶地区生产总值由1952年的0.52亿元提高到2018年的623.64亿元,其中,1968年、1992年、2005年、2014年、2018年分别突破1亿元、10亿元、100亿元、500亿元和600亿元关口。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亿元规模用了20年,10亿元规模用了14年,突破100亿元规模用了13年,突破500亿元规模仅用了9年时间。随着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财政实力稳步提高。2018年,大冶财政总收入达到83.09亿元,比1950年翻了13番,是1978年的589倍。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也体现在人均指标。经过70年的发展,大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由1952年的130.5元上升到1978年的301元后,1988年超过千元达到1081元,2005年超过万元达到11094元,到2013年增长了5倍,达到50722元,2018年又迅速攀升至68472元,2018年比1978年翻了8番,年均增长14.5%。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改革开放以前大冶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三次产业结构从1952年的94.7:1.6:3.7调整为1978年的34.97:48.39:16.64,再到2018年的7.3:67.6:25.1,产业结构调整经历了由“一三二”到“二一三”再到“二三一”的转变升级。第一产业比重逐年下降,二三产业比重逐年上升,1995年大冶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6亿元,首次超过第一产业增加值。2018年二三产业比重达到92.7%,比1952年提高87.4个百分点,比1995年提高18个百分点。全市转型升级之后提出三个10%也出现了更好更优的变化,即采矿业占工业产值的比重从45%下降到35%,再到目前的16.2%;制造业占工业产值的比重从49%增长到59.2%,再到目前的82.6%;养殖业占农业产值的比重从16.4%增长到39.8%,再到目前的52.3%。产业结构实现了向较高层次的跨越。

(二)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产业竞争力加快提升

农业“压舱石”作用巩固。70年来,大冶农业生产先后经历了土地改革、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推行的农业经济体制改革和党的十八大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业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惠农政策阶段,大冶农业的基础地位不断增强,合理调整农业种养结构及生产布局,促进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农村经济迅速跃上新台阶。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1949年的1699万元提高到2018年的73.03亿元,年均增长9.2%。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提高,2018年大冶粮食产量达到25.45万吨,是1949年的2.6倍;油料产量达到5.04万吨,是1949年的56倍;猪肉产量达到4.12万吨,是1949年的52倍;水产品产量达到7.93万吨,是1949年的50倍。近年来,大冶依靠农业科技进步,延伸农业产业链,推进农业现代化。2018年大冶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67家,完成农产品加工产值194.79亿元,增长8%。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实现从无到有,分别发展到1548家和588家,成为引领农业转型发展的主导力量。

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1949年解放时,仅有的地方工业是2家手工业作坊、9家建筑业“营造厂”和少量的个体手工业。1949年底,全市工业劳动者只有1600余人,工业总产值仅有178万元。到1978年,全市有小型工业企业210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1920万元,实现利润1509万元,利税总额1893万元。主要产品:铁矿石56.26万吨,钢材1.06万吨,生铁0.51万吨。改革开放以后,大冶立足矿产资源优势,严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部署,对工业企业实施了一系列的配套改革,使经济运行机制逐步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力实施“工业富市”战略。历届市委、市政府都深刻认识到发展工业的紧迫性,始终坚持工业主体地位不动摇,经过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工业经济逐步发展壮大,形成了较为完整、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工业体系。

中共黄石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以来,大冶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强市”战略,进一步突出工业主导地位,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整体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2018年大冶共有全部工业企业1370家,是1978年的6.5倍;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49家,涵盖30个行业大类,89个行业中类,实现工业总产值814.09亿元。分行业看,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和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产值均突破百亿元大关;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产值接近百亿元;专用设备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产值均超过50亿元。随着工业门类增多,工业体系逐步完善,工业产品也随之大幅增加,并日益多样化。2018年大冶生产粗钢153.6万吨、饮料酒23.7万千升、水泥596.1万吨,分别是1978年的7680倍、296倍和74倍。服装、日用玻璃制品、铝材、无缝钢管从无到有,扩张迅速,2018年产量分别达到3029万件、42.2万吨、46.8万吨和11.5万吨。

服务业成为增长新引擎。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市重点发展物质生产,服务业发展相对落后。改革开放以来,全市服务业发展步入快车道,服务业行业结构优化升级,交通运输、邮政电信、批发零售等传统服务业稳步增长,金融、房地产、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突破百亿元大关,2018年达到156.6亿元,1952-2018年年均增长12.6%,高于GDP年均增速3.2个百分点。从服务业内部行业看,邮政业务量由1949年的0.78万元增长到2018年的14亿元,传统服务业起步发展,逐步成为服务业发展支撑,1992—2018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7.9%、8.7%和6.4%,三个行业合计占第三产业的61.45%。2018年末全市银行类机构91家,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为457.5亿元、372.1亿元,是1992年的102倍和60倍。房地产业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 2013—2018年房地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6%。依托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人文资源,大冶推进重大旅游项目,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春赏百花、夏沐凉风、秋庆丰收、冬赶年集”的全季供给旅游业态,2018年末,全市实现旅游增加值20.9亿元,增长9.2%,共接待旅客85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0亿元,较2008年分别增长10.6倍和17倍。

(三)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人民生活焕然一新

投资规模不断扩大。70年来,大冶坚持在发展中顺应改革,在调控中谋求发展,固定资产投资得到长足发展,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949年-1977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902万元,年平均投资282万元,年均增长21.7%;1978年-2005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7.6亿元,年平均投资6.6亿元,年均增长22.56%;2006年-2012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81.36亿元,年平均投资140.2亿元,年均增长42.4%;2013年-2018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37亿元,年平均投资606亿元。基础设施投资硕果累累,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初步建成。大冶公路通车里程1949年仅有124公里,1978年为503公里,到2018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为3666公里,全市等级公路占全部公路通车里程比重由37.34%提高到100%,村村通、组组通已全部实现,并获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市。

居民生活迈入总体小康。70年来,大冶始终把民生改善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世纪80年代,居民生活从贫困走向温饱(1980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8元),90年代逐步迈向小康(1998年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080元和2246元),20世纪末全市总体平均生活水平跨进小康社会的初级阶段(2008年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9567元和4997元)。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踏步迈进,2018年分别达到39189元和19835元,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6年位居全省(县市)第一。消费结构升级加快,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由50年代的62%,降至目前的28.42%。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城乡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由改革开放初期的7.8平方米,增加到35.1平方米,扩大了4.5倍。

人民收入增加促进了消费市场繁荣活跃。建国后,大冶建立了以国营商业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商业体制和以计划流通为主体的物资流通体制,初步形成了大冶城关、金牛、保安3个商业镇,殷祖、还地桥、四顾闸3个农村镇,铜绿山、龙角山、铜山口、灵乡、金山店5个矿区镇。改革开放后,在“对外开放,对内搞活”政策指引下,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多种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商业体系,消费市场日益壮大。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949年的510万元发展到2018年322亿元,年均增长13.5%。进入新时代,流通领域经营业态发生巨大变革,连锁超市、商业综合体等新型零售业态蓬勃发展,特别是近几年网络零售等新型商业模式快速发展,2018年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零售额1.56亿元,增长17.6%。

(四)各项改革不断推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70年来,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全市环保、教育、科技、卫生、文化、体育、民生等各项社会事业也同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三个大冶”建设迈入新阶段。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2018年大冶万元GDP能耗较2008年下降43.9%。全市深入开展“八大行动”,持续推进“河(湖)长制”,市域29条重点河流、3个湖泊、106座水库和5151处山塘实现全覆盖。主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城镇污水处理率94.5%,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同时加快建设,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71.8%,PM2.5浓度降幅、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改善幅度均居全省领先。建成东港公园、碧桂园湿地公园、尹家湖东岸滨水绿化等一批重点生态工程,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全市森林覆盖率分别达到38.88%和28.43%。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

创新能力大幅提升。2018年,大冶高新技术企业86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85.43亿元,增长8.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9.2%,较2012年提高22.2个百分点。2018年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1.6%,比2004年提高1.5个百分点。2018年全市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分别为1457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534件)和720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45件),分别是2006年的14.7倍和24倍;全年技术合同成交总额7.17亿元,比2016年增长19.1%。科学技术支出、研发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个数等指标均跻身全省前列。

教育事业成效卓著。70年来,大冶坚持教育发展优先,在全省率先实行本市户籍公办普通高中学生免除学费、住宿费。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带动城中村学校发展,缓解城区学位严重不足、“大班额”等问题。教育经费支出由2000年的0.51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12.8亿元。2018年全市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达99.8%,高中(含中等专业学校)、初中、小学、幼儿园合计345所,在校学生总人数13.8万人。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由1997年的7年提高到2018年的11.6年。

文体事业欣欣向荣。70年来,大冶不断加大文体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充分挖掘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各类文体活动,全市文体事业日趋繁荣。截止2018年末,全市现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1个,体育综合场馆39个,文化馆15个(含1个国家一级馆),公共图书馆1个(国家一级馆),博物馆1个,调频转播发射台1座,电视转播发射台6座;承办了环中赛、全国垂钓俱乐部挑战赛总决赛、中国门球雷山公开赛和全国柔力球交流大会等国内外重要赛事;“千年古县”通过国家评审。2018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1%,比2014年提高0.87个百分点。

卫生事业长足进步。2018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517家,其中医院7家,乡镇卫生院11家。卫生机构拥有床位从1949年的7张增加到2018年的3022张,卫生技术人员从1949年的14人增加到2018年的5085人,分别是1949年的431倍和363倍。每千人口(户籍人口)有床位3张,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5.1人,分别是1949年的15倍和12.8倍。全市“公卫+医疗+乡村医生签约服务”成果不断巩固,基层医疗机构服务三级体系建设有序推进,公立医疗机构实现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群众就医更加方便、负担明显减轻。

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健全。在经济社会实现快速发展的同时,大冶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民生保障作为头等大事,自1997年大冶建立城市低保制度以来,城市低保标准由月人均110元提高到月人均620元,农村低保标准由2007年月人均35元提高到2018年月人均465元,城乡低保标准仅次于武汉市,处全省领先水平。全市已建立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制度和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实现了社会保险城乡全覆盖、市域一体化发展。截止2018年底,全市有45.68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社会保险综合参保率达100%,有76.65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

三、主要做法及经验

(一)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70年来,历届大冶市委、市政府都与中央、省、市保持高度一致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大冶实际,把转换观念作为释放潜能的切入点,不断破除思想禁锢,坚定了前进方向,带来了改革开放实践的重大突破,推动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塑造了“大冶模式”。1979年2月大冶县委第一时间召开全县三级干部会议,提出“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放水养鱼、大干快上”的发展思路,在全省率先推行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1996年市委在召开一届三次全会中提出“三大转变”发展战略,明确提出资源大县向经济强市转变;2006年市委三届八次全会提出“以经济转型为重点,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2010年市委四届六次全会提出“深入推进城市转型奋力争当全省城乡统筹发展的排头兵”;2016年市委五届四次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一优三化”的发展战略,实现“三大目标”,建设“三个大冶”的总体思路;2019年市委六届七次全会提出全面加快转型升级,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大冶全域高质量发展。

(二)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初心

70年来,大冶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将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回顾艰辛卓绝的奋斗历程,从上个世纪80年代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探索推广、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到90年代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再到本世纪初积极融入国内外市场;至今奋力推进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大冶发展迈出的每一个坚实脚步、创造的每一次发展奇迹,都闪耀着全市人民敢闯敢试、不畏艰辛的精神光辉,都凝聚着99万大冶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挥洒的辛劳汗水。

(三)始终坚持深化改革、全面开放

70年来,大冶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勇敢探索、务实重行。1997年,大冶一批骨干企业生产经营陷入困境,特别是劲牌公司一度濒临停产,市委市政府面对产权改革问题没有停止改革摸索,由原来的“先放两头,突破中间”的改革思维(所谓先放两头,就是好企业先放一下、难企业先缓一步,不好不坏的企业实行先改)改为“靓女先嫁”,把国有酒厂改制为民营企业,引起了全国20多家媒体的关注。经过20来年的发展摸索,劲牌公司发生巨大的变化,公司缴纳税收较1997年增长了300倍。从一个年产值8000万的企业成长为年产值过100亿元的企业。劲牌公司改制只是大冶深化产权改革的缩影,以全市工业为例,1992年以前大冶只有单一的公有制经济;1997年公有制经济完成产值21.53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比重为97.5%;2018年,大冶公有制经济占全市规模工业比重降至1.1%,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达到98.9%,占绝对主导地位,企业活力明显增强。

(四)始终夯实重点产业发展基础

70年来,大冶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始终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全力推进重点产业快速发展。解放初期,由于对市情研究不够,大冶经济发展思路不够清楚,就农业抓农业,工业方面依赖资源、自我发展、自成体系,没有走出一条有特色的产业体系。改革开放后,历届班子充分认识到大冶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在准确把握形势和民意的基础上,审时度势,因地制宜,在机电制造、饮品食品、新型建材、纺织服装四大传统产业集群的基础上,加快高端装备制造、大健康、节能环保、新材料、电子信息、纺织服装六大新兴产业布局,形成产业集群生态链、保障链闭环发展,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产业集群体系。2018年,全市六大产业集群完成工业产值398.07亿元,增长17.7%,占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48.9%。

(五)始终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

70年来,大冶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80年代初期,为发展基础工业,中央提出资源开发“有水快流”,鼓励矿业开采,此时大冶堪称“全民采矿”。1996年,国家开展矿业秩序整顿工作,大冶创造性提出“陈贵模式”,全市矿山通过关、停、并、转等方式,由600家减少至258家。近十年,大冶加快山清水秀、路畅城洁、生态宜居、文明和谐的“美丽大冶”建设进程,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关停“五小”企业971家,实现全域“五小”企业清零,虽然直接导致工业产值减少超300亿元、税收减少超10亿元,但大冶空气质量达到及好于二级的天数提高到2018年的282天。另一方面,大冶完善绿色考核机制,按照“全域规划、生态优先”的原则,不断优化主体功能分区,出台差异化的政绩考核办法,对乡镇进行分类考核,提高限制开发乡镇的生态环保考核指标权重,并将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

四、新时代新起点新使命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数据见证辉煌,奋斗谱写华章。新中国成立70年来,“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大冶人民风雨同舟,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了无愧于时代的业绩。回顾岁月,鉴往知来;展望前程,催人奋进。“风雨多经志弥坚,关山初度路犹长”,站在历史发展的新起点上,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和省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奋力争当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排头兵,鄂东转型发展领头羊,为黄石建成全省重要区域性增长极、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 奋斗目标,全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和谐稳定,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质量推进“三个大冶”的路上,奋楫扬帆谱写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壮丽篇章!(市统计局供稿)

责编丨罗仲楷

值班总监丨潘长发

值班总编丨程霞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


(作者:大冶市融媒体中心)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