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大冶报道(通讯员 张春明 柯善才 李金鑫)大冶,世界青铜文化发祥地,地处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素有“百里黄金地、江南聚宝盆”的美誉,全市国土面积1556公里,辖区设有4个街道、10个乡镇、1个国家级高新区、1个国有农场,人口96万。三千年矿冶文明史、上千年建县史、上百年红色革命史,让大冶这座“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百强县市”文明精神薪火相传。
新时代,新使命,新作为。2019年,大冶相继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湖北省首批试点、全国第二批试点,面对这一重大政治任务、全新课题、创新工程,大冶自觉担当、积极探索、克难攻坚,将文明实践之火照亮铜都大地。
上下联动 全域推进
文明实践体系全面覆盖
群众在哪,文明实践中心就办到哪儿。大冶坚持全覆盖构建体系、全链接组建队伍,搭建新时代文明实践网络,以全市为整体,在市级、14个乡镇(场、街道、高新区)、379个行政村(城市社区)分别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覆盖城乡、一体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
围绕文明实践“谁来做”的问题,大冶整合志愿者协会、各类志愿服务队伍、社会公益组织、自治组织等服务资源,纵向组建1个市级志愿服务总队、14个乡镇(街道)和379个村(社区)志愿服务队,横向组建党员先锋、理论宣讲、青年、雏鹰、巾帼、乡村振兴、法律、文艺、科技与科普队、卫生健康、禁毒禁赌、社会监督等15个特色志愿服务队,初步形成以群众为主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力量体系。
典型引导,示范带动。一批示范点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保安镇结合沼山村农耕文化打造示范点。在现有的文化活动中心、农耕文化广场基础上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形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沼山模式”;大箕铺镇后畈村北海湾利用村民活动广场,增设“习语长廊”等相关内容,充分展示新理论新政策、科普、法律知识、乡风文明及文明实践成果;刘仁八镇结合红色文化旅游、爱国教育基地,打造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带;灵乡镇结合坳头村十星级文明户创建、大庄村产业发展等本地特点打造系列示范点;高新区通过发动各条商街的商户、退役军人、各村(居)民广泛开展自治和志愿活动,形成了一批各有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并以此为基础,打造了由楷模园、志愿林、爱国教育长廊组成的文明实践主题公园。
资源整合、优化配置。大冶盘活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农村文化礼堂、农家书屋、农民专业合作社、卫生室、调解委员会等现有基层公共服务资源,打造理论宣讲、志愿服务、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与科普、健身体育、法律服务“七大平台”,分别由1个市级部门牵头运行,若干责任部门配合,在城乡各个阵地、各个领域深入开展文明实践。
问需于民服务于民志愿红擦亮文明底色
群众需要什么,文明实践服务就覆盖什么。在大箕铺镇水南湾文明实践宣传长廊上,贴着一张张群众的心愿卡,群众提出的“微心愿”志愿服务需求,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通过“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流程机制,为群众提供精准服务,实实在在为群众解难题。
依托“长江云·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6月21日,灵乡镇坳头村、高新区铜草花园社区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线上直播活动。充分利用“互联网+新时代文明实践”技术,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在“云上大冶”APP中增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专栏,将涉及志愿者注册、招募以及实践活动发布、派单、接单、评比、积分兑换等功能“一网打尽”,方便群众在指尖上随时随地参与实践活动,逐步实现文明实践网上网下同步、线上线下互动。
按照项目清单安排,大冶推进志愿服务队伍力量下沉,统筹宣传、文化、科技、司法、卫健等市直部门特色志愿服务队力量,深入到基层农村、学校、企业、站所,自上而下将志愿服务活动送到群众家门口。高新区红峰村发动老教师、老干部、老模范等组建五老志愿服务队,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五老志愿者表示“因为老有所为,所以老用所乐!”
教师担任“筑梦园丁”,为孩子们开展第二课堂,律师和法律工作者组建普法小分队,为居民答疑解惑,老人则加入“俏夕阳”环保小分队,家庭主妇组成“汪星人”文明养犬队。
在高新区朝阳社区,“朝阳群众”志愿服务队有120多人,按职业和身份特点组建8个小分队,社区对志愿服务实行积分奖励:3积分是一块肥皂,13积分是一提抽纸……
“兑换的不仅仅是一点东西,更是一种认同。”社区居委会委员刘梦云说,积分制广受欢迎,辖区商户纷纷加入,提供免费理发、餐饮等积分奖励。
在保安镇沼山村,志愿服务积分还可以兑换一棵果苗,栽在房前屋后,两三年就能挂果。
在高新区港湖村,党总支书记是坚持25年献血的先进典型。在他的带动下,该村志愿者队伍逐年扩大。他们还每年组织志愿者年会,公开评选优秀志愿者并给予精神奖励。
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以来,大冶制定志愿服务激励回馈管理办法,以志愿服务时长累计积分,为志愿者提供日常生活用品,评为星级志愿者的,还可获得免费体检、公交卡充值等服务。
如今的大冶,“红马甲”活跃在大街小巷、小区楼院、田间地头、困难群众家里,开展交通文明劝导、未成年人关爱、理论知识宣传、敬老帮扶……哪里有困难、哪里需要帮助,哪里就有志愿者的身影。文明之风吹遍了每个角落,“志愿红”更为城市文明撑起了新高度。
凝聚群众发动群众文明实践蔚然成风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立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大冶创新工作载体,全面实施“群众主体”工作,不断健全基层党组织、自治组织、志愿组织、社会组织,有力地把群众凝聚起来、团结起来,让群众成为文明实践的直接参与者、实施者,充分激发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全市注册志愿者12.8万人、800余支志愿服务队像“蒲公英”一样散落在城乡各角落,像“小蜜蜂”一样活跃在文明城上。
此外,大冶在“一团12队”宣讲队伍基础上组建的“宣讲志愿服务队”,依托文明学院各教学点、“微课堂”、“村村响”,常态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扫黑除恶”宣讲,让党的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小城大爱”志愿服务暖遍全城。以高新区向阳社区上冯路商街为起点,各商街商户志愿者们坚持开展“夏日送温暖、夏日送清凉”活动,为辖区环卫工人、城管、交警队员、公交车司机、建筑工、快递小哥等一线工作者,过路的老年人等免费提供茶水、毛巾、西瓜和防暑降温必需药品,以及炭火、热茶等防寒服务。在争相奉献中,“小城大爱”品牌不胫而走。
“伴着文明,与春风同行,我们是光荣的大冶市民……”阵阵歌声传遍了大冶每个角落。全市各志愿服务队、各行业协会、社会组织、居民群众等3.2万余名志愿者开展“创卫洁城”行动。
“党员奉献日”践行党员先锋作用。每月至少选择一天(一般为周末),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清单任务,常态化开展“党员奉献日”活动,践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希望家园”让爱不再留守。7月9日上午,我市2019年暑期“希望家园”开班仪式在殷祖镇朱铺村举行,标志着今年的“希望家园”活动正式在全市拉开序幕。开展留守少年儿童关爱志愿服务行动,服务留守少年儿童健康快乐成长。暑期“希望家园”项目至今已走过7个年头,覆盖全市14个乡镇(场)、街道、高新区,累计招募大学生志愿者900名,累计开班298个,服务留守儿童8500人次,活动时长4320小时。
“创建日”活动让志愿服务蔚然成风。每周坚持开展“创建日”主题实践活动,“创建日”活动已成为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的规定动作,有力助推志愿服务常态化。围绕“我们的节日”、红色文化、传统文化等方面的主题,全市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通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农村的文明程度不断提升。
市红色文艺轻骑兵志愿服务队开展“送戏下乡”巡演;高新区各村、社区发动志愿者组织了自编自导自演的文艺活动,仅今年国庆节期间演出40多场,以快板、小品、戏曲等文艺演出教育引导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蓝图全面铺开,文明成风化俗。大冶将始终强化政治担当,不断深化拓展,高标准、高水平建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努力把中心建设成为学习传播科学理论的大众平台、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强阵地、培养时代新人和弘扬时代新风的精神家园、开展志愿服务的广阔舞台,为巩固党的执政根基、促进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责编丨罗仲楷
值班总监丨刘幼春
值班总编丨叶海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