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但超)春日的茗山乡彭晚村,草木蔓发,生机勃勃。24日,一场以“收集春天”为主题的协商座谈会在村一线协商联络室热烈展开,村民代表、企业代表围坐一堂,共话资源转化之路。
“咱们村子的生态庄园已有规模,但标识牌太旧了,游客容易迷路。”村民老彭的发言直指痛点。驻村工作队黄石华新集团代表当即回应:“可深入对接,加强策划,配备新型生态材质标识牌,并配套智慧导览系统。”
也有村民建议设立农产品展销点,拓宽销售渠道,同时规划春日主题旅游线路,打造差异化旅游产品。
企业代表彭易良的发言尤为亮眼:“这是大好事,我愿投资开发春日限定文创产品,把村里的特色农副产品搬进城市商超!”这位返乡创业者,曾带动5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如今又为彭晚乡村旅游注入新灵感。
春水汇智开新局。经过充分协商,最终达成多项共识:一是整合各方资源,加大对彭晚村春日景观景点的打造力度;二是建立农产品电商平台,结合线上线下推广;三是深度挖掘民俗文化内涵,定期举办民俗文化节,丰富乡村旅游体验。
近年来,彭晚村以“一线协商”为笔,将议事桌搬到田间地头,让村民成为发展决策的“主角”,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以民生提质为重点,户户通工程覆盖全村,200盏新路灯点亮夜归路;村级医务室、物流服务点让村民“小病不出村、快递送上门”;化解邻里纠纷20余起,实现“零上访”,协商引进的黄桃种植基地今年将首次挂果,预计年增村集体收入20万元,助力村庄增收致富。
此外,该村通过“清洁家园”行动,拆除乱搭乱建15间,新建休闲广场4处,村民自发组成“护绿队”,将“随手扔垃圾”变为“随手捡垃圾”的自觉行动。
彭晚村的蜕变,也是茗山乡“协商在一线”工作法的生动缩影。该乡构建“双线四级”网格化治理体系,推行党组织管议事、四类协商形式、六步工作法,让群众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
彭晚村的有机农业、茗山村的食用菌产业园、天一村的辣木种植……目前,茗山乡已形成“一村一品”产业格局,2024年全乡村集体经济收入平均增长35%。而“村BA”篮球赛、“桑葚节”等文化IP,更让乡村“人气”变“财气”,去年累计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
朝阳中的彭晚村,新栽的桃树已吐露新芽。村民老李走出会议室,望着家门口的施工公告感慨:“以前总担心项目‘拍脑袋’,现在大伙儿商量着办,心里踏实!”这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协商在一线”带来的深刻变革——当每个村民的智慧都被点亮,乡村振兴的画卷自然生机勃勃。
茗山乡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协商在一线”机制,以“小切口”破解“大难题”,让协商成果真正成为村民的“幸福账单”。
一审:璩 靓
二审:周春明
三审:姚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