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富足才是真富足

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刘娟 通讯员 陈涵星 文/摄)走进港湖村学雷锋志愿服务站,映入眼帘的除了雨伞、饮水机、急救箱、充电器等便民服务用品,还有墙上挂着的“精英志愿团队”“优秀志愿服务项目银奖”“优秀志愿服务队”“青年文明号”等满满当当的荣誉奖牌。

“只要有志愿服务活动,我们村的参与积极性都非常高涨。”8月27日上午,高新区港湖村村民刘瑞林刚把8月28日在大冶市实验二中召开的“市禁毒预防教育”基地揭牌仪式需要志愿者参与的消息公布在群里,马上得到村民的积极响应,不到两个小时,已有近30名村民志愿者跟帖。

刘瑞林网名叫“快活林”,是一位肢体残疾人,长期坐在轮椅上。早些年,他就是大冶市环保志愿者协会的铁杆“粉丝”。2015年9月,在和港湖村党总支书记程正钦的闲聊中,他提出了成立村级志愿服务队的想法,得到村委会的大力支持。队伍成立至今,已有300余名村民加入队伍,注册成为志愿者。

“第一次组织活动,我们连基础的装备都没有。”港湖村党总支副书记、党员志愿服务队队长程良槐至今还记得,服务队成立以后,第一次组织活动就是到村里后山清除荒草。开始担心活动没人参加,结果有20多位村民主动报名。

2016年,由于连日的强降雨,雨水漫灌大堤、淹没了很多地方,各地都进入了抗洪抢险的危险奋战阶段。港湖村志愿服务队先后两次组织村民志愿者加入到我市抗洪抢险工作当中,参与人数达到200余人。志愿者们不顾炎炎烈日、不惧狂风暴雨,冒着酷暑高温和堤坝崩塌的风险,奋战在民垸、三里七湖泵站这些抗洪抢险一线,为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2017年,是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攻坚之年,也是港湖村志愿服务活动的活跃之年。港湖村根据志愿者们的特点将志愿者进行分类,成立了环境保护、治安巡逻、文艺等8支志愿服务小分队,纷纷加入到文明城市创建的工作当中。一时间,港湖志愿服务队志愿者的身影频频出现在我市各类大型志愿服务活动当中,该村率先打造的“学雷锋志愿服务站”也成为了市里的样板,建成至今每天都有2—3名志愿者轮流值守提供服务,从未间断。

2018年,有了前两年的摸索和群众发动,港湖村志愿服务队也进入到更加规范化的管理阶段,关爱帮扶、知识宣讲、文娱活动、治安巡逻等等活动的开展也进入到常态化的阶段,志愿队中的夫妻档、父子档队员也越来越多。2018年,该村志愿服务队伍还提供了一项特殊服务项目——流浪人员救助帮扶,多次帮助迷路儿童或残障人士,该村志愿服务站也被大冶救助站设立为临时救助点。

2019年,新时代文明实践在我市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该村志愿服务队也是积极地投入到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当中,充分发挥了发动群众,服务群众的引领作用。因为村民的发动性高、组织性强,队伍的影响力较大,团省委等部门多次来该村调研志愿服务工作。同时该村也被选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示范点,承接了多次学习观摩活动。如今,港湖村志愿服务队已成为港湖村、高新区,乃至我市志愿服务队伍的一张闪亮名片。

谈起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意义和作用,程良槐深有感触,“以前,有些村民对村两委干部抱有成见和抵触情绪,通过近几年来经常在一起参加活动,大家加深了沟通和理解,干群关系变得非常融洽。”程良槐还提到,以前,港湖村不同姓氏湾组的宗族意识较浓,彼此基本不往来,甚至还发生纠纷、斗殴。如今,通过志愿服务活动的融合开展,大家其乐融融,亲如一家。“现在开展志愿活动,大家从来不分你湾我组的,都是齐心协力做事。”

港湖村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半拆迁村,村民的经济比较富裕,留守在村里的年轻人较多,打牌赌博、寻衅闹事的不良陋习也时有发生。“如今,我们志愿者的平均年龄在35岁左右,年轻人是主力军。”刘瑞林说,近几年来,随着志愿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村里绝大多数年轻人一改过去的陋习,变得团结有爱、积极向上。不少年轻的夫妻更是双双离开牌桌,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

“在村民经济富裕的同时,更要引导他们精神上的富足。”程良槐表示,下一步,村两委还会加大对志愿服务队活动的支持力度,让更多的村民参与进来,营造传递正能量的新文明新风尚。

责编丨罗仲楷

值班总监丨柯少杰

值班总编丨刘凡池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