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建支点 冶商回乡谱新章 ——第八届冶商大会侧记

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王悠)春光明媚,暖意融融。

4月2日至3日,我市举行第八届冶商大会,来自全国各地的300余名冶商翘楚、商界精英齐聚一堂,以赤子之心共绘发展蓝图,以桑梓之情同谱时代华章。

一场盛会:共话发展 激情满怀

4月3日下午,距离第八届冶商大会召开还有半个小时,劲牌公司早已热闹非凡,众多冶商们如同归巢的候鸟,从四面八方聚集于此。

他们有的热情地与老朋友紧紧相拥;有的则微笑着和新伙伴亲切握手,喜悦之情弥漫开来。在众人的翘首期盼中,第八届冶商大会正式拉开帷幕,全场座无虚席,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舞台上。

“在这播种希望和启航新程的美好时节,我们欢聚一堂,共叙乡情、共话友谊、共谋发展……”随着话音响起,市委副书记、大冶湖高新区管委会主任陈罡代表大冶市委、市政府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辞,如春风拂面,润人心田。

天下冶商,和合共赢。

过去一年,广大冶商和商会始终心系家乡,积极回乡投资兴业,促成签约项目19个、总投资额超过140亿元;兴冶重工、祥邦科技等一批冶商投资企业发展态势喜人;270家企业结对帮扶88个脱贫村,推进实施“兴村项目”390余个,充分彰显了广大冶商“富而思源、回报桑梓”的赤子情怀。

一个个项目、一组组数据、一幕幕变化,就像跳动的音符,奏响了大冶蓬勃发展的激昂乐章。

市工商联主席、大冶楚商联合会会长冯声波话语铿锵有力:“冶商精神鼓舞发展底气、回归经济凝聚奋进合力、千亿蓝图呼唤勠力同心,广大冶商要把殷殷乡愁化作筑梦力量,用实干担当书写时代答卷。”一字一句,如同战鼓擂动,激励着每一位冶商奋勇前行。

“此心安处是吾乡。”拓尔激光科技(湖北)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成龙,南京珉良消防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广东睿康医疗投资有限公司监事曹中良,浙江大冶商会会长陈胜强等冶商代表先后登台发言,结合自己的创业经历和企业发展实际,分享了宝贵的经验和感悟,同时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赢得了全场阵阵掌声。

会上,曹祥来、周新国、刘欣、杨云南、王全龙、陈胜强、罗德福、郑昌海等20名2024年度商会建设暨服务招商引资工作突出个人上台领奖,这既是对他们无私奉献和卓越成就的最高赞誉,也充分展现了冶商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随后,“2024年度慈善公益奖单位及个人”“2024年度服务异地大冶商会工作突出单位”“2024年度商会建设暨服务招商引资工作突出单位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等奖项也逐一揭晓。

值得一提的是,为感谢武汉黄石商会为大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积极贡献,市委、市政府特赠送了一辆魏牌高山智驾版汽车,彰显出天下楚商的深厚情谊和团结协作精神。

一次聚会:乡情浓郁 共筑梦想

4月2日,在湛月云居酒店门前,“凤凰还巢”矗立迎宾,羽翼间镌刻着“第八届冶商大会”,仿佛象征着冶商们如凤凰般振翅返乡。大厅内“冶商回乡 再创辉煌”八个大字金光闪闪,熠熠生辉,特设的劲牌佳酿迎宾台,浓郁的酒香,不仅是对冶商们的热情款待,更凸显出“劲无止境、匠心图强”的大冶精神。

在“大冶有礼、非遗五朵金花”展示区,殷祖古建、刘小红刺绣、石雕、铜雕、木雕等作品栩栩如生,工艺精湛。每一件作品都蕴含着大冶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现着大冶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冶商们纷纷驻足观看,对这些精美的作品赞不绝口,欣喜于家乡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在山珍“冶”味展示区更是热闹非凡,铁皮石斛、龙凤山、鑫东、天天红、金牛千张、明老三食品、悦茗茶业等7家本土企业,为冶商们准备了米泡、港饼、苕片、橘片爽、面筋等十余种特色小食。

这些熟悉的味道,勾起了冶商们“舌尖上的乡情”。“这个小圆饼香脆可口,我要多买点,在外想家了,就拿出来品尝。”四川冶商柯闯的话,道出了无数冶商的心声。那一口口美食,不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对家乡深深的思念。

在自助就餐环节,芋头圆子、粉蒸肉、金牛千张、黄金湖甲鱼等“大冶味”,满足了冶商们的“大冶胃”。上海冶商金海平是金牛人,平时特别想念家乡的味道,这次终于如愿以偿。那一道道美食,就像一条条纽带,将冶商们与家乡紧紧相连。

“有大家更有小家。”宏维滨湖湾、壹号院、恒泰悦城作为大冶高品质住宅第一梯队,为返乡冶商们提供更多的住房需求,让他们更好地扎根大冶。

上海冶商苏颜和返乡创业冶商闵远松,纷纷带来自己的产品展示,促进冶商交流共享。“这些饰品融合青铜元素,做工精致意义非凡,我特意买了胸针送给家人。”广东冶商尹保华说,这次冶商大会有很多亮点,让冶商们更有归属感。

在这里,冶商们不仅交流共享资源,更怀揣着对家乡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4月3日上午,企业家们先后参观了睿康骨科医院、美年大健康产业园、兴冶重工、卓玉智能装备等冶商返乡投资项目。在参观过程中,大家心潮澎湃、倍受鼓舞,特别是看到家乡的发展和广阔的创业舞台,见证“以商引商、以情招商”的生动实践,血脉深处的乡情被强烈唤醒。

2025年是大冶“聚力建支点、冲刺千亿市”的关键一年。广大冶商将积极抢抓全省“楚商回乡和返乡创业”的政策机遇,将先进理念、创新模式和优质资源导入家乡发展快车道,在产业升级、人才培育、技术革新等方面贡献冶商力量,共同谱写“万商返冶、万企兴冶”的崭新篇章。

一审:张   敏  周春明

二审:李   丹  赵辅拥

三审:冯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