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70年光辉岁月、70年风雨兼程、70年沧桑巨变。从百废待兴到繁荣发展、从解决温饱到全面小康、从工农产业为基到多产百花齐放,共和国用70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历史奇迹。
从矿冶名城、青铜之都到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从一矿独大到保健酒、古建、乡村旅游、高新技术产业等多产融合发展,作为共和国发展历史的浓缩,大冶的70年走得艰辛而精彩。
为全面展示大冶70年来的发展风采,为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献礼,今日起,特推出大型主题策划报道《壮丽七十年 奋斗新时代》,敬请关注。
矿冶之城的“华丽转身”
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周雨婷)依矿而兴,大冶是风光无限的“千年铜都”;矿竭城衰,大冶入围“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突围,大冶勇夺“全国文明城市”金字招牌……几十年弹指一挥间,大冶这座城市,在时代的滚滚洪流中,实现了一轮又一轮的“华丽转身”。
资源枯竭 敲响“生态警钟”
“这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是个休闲养生的好地方。”在灵乡镇梅红山庄酒店,前来康养的老人对记者说。看着眼前场景,回想一路走来的历程,山庄总经理吴国胜感慨万千。
18年前,靠开矿起家的吴国胜,一年纯利润数百万元,“随之带来的,就是矿坑处处、溪沟尽黑、鱼虾绝迹。”
大冶,一个因矿而生、因矿而兴的城市。这里是中国六大铜矿生产基地和铁矿生产基地之一。据记载,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大冶500多家矿山上,曾经活跃着近10万采矿大军。每9个大冶人中,就有1个人从事矿业开采。
然而,资源总有穷尽之时。
2001年,因开矿而盛极一时的龙角山镇、铜山口镇、铜绿山镇,因资源枯竭被整体撤并,从大冶的版图上消失。昔日热闹繁华的商铺,人去楼空。从喧嚣到冷清,似乎只是一瞬间。而这,也给大冶人敲响了警钟。
没了矿,大冶怎么办?城市的出路何在?望着千疮百孔的矿山,灰尘弥漫的山道,伤痕累累的土地,面对大冶人渴望绿色的希冀眼光,大冶市领导意识到,早转柳暗花明,不转则山穷水尽,必须转型!
2006年6月,在风景秀丽的黄金湖畔,全市所有科级及以上干部闭门三天,展开了一场“头脑风暴”,会议达成共识:宁可放慢发展速度,也不能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于是,在随后召开的市第四次党代会上,我市明确提出了“以经济转型为重点,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未雨绸缪,赢得发展先机。2008年,大冶被列入全国首批12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
汉龙汽车自主研发的首款大型suv——"旷世"
壮士断腕 破除“资源魔咒”
要破除“资源魔咒”,遍地林立的“五小企业”首当其冲。
2014年6月30日,随着一声巨响,位于大箕铺镇的一家金属公司内的50米高的烟囱轰然倒塌,标志着大冶市最后一家“五小”企业成功整停。
污染严重的“五小企业”被关停,环境质量明显好转——当年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的天数达到330天,达标率为90.4%,创历史新高。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关停“五小企业”也让经济产生了“阵痛”。据了解,我市共关停1300多家“五小企业”,近300亿元工业产值、超10亿元利税从账面上抹去,近万人下岗。
“转型会有阵痛,不转型没有出路”。大冶的决策者们,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破除资源依赖,在经受阵痛中不断改革创新。
紧接着,落后的钢铁、煤炭、水泥产能被逐渐淘汰,占全省产值1/3的烟花爆竹产业全部退出,截污治污、矿山复绿、土壤修复等“治山、治水、治土、治气”的工程陆续上马。
针对铝型材、露天采石等行业,我市旗帜鲜明提出了“七大提标”工程,并积极实施“治气、护源、清流”等“八大行动”,对症开出了污染防治“药方”。
改革进程中,像吴国胜这样的矿老板,也纷纷转型,从“地下”转至“地上”,在生态产业建设中各显神通。
由吴国胜投资建设的梅红山庄,集观光、旅游、娱乐、养老养生于一体,成了人们休闲康养的好去处。
曾经名噪一时的矿老板曹洪俊,在东角山下办起了鑫东有机农业,争创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2017年,大冶市采矿业税收只占20%,占GDP的比重从70%以上骤降至7.8%,退出了支柱产业。
湖北鑫东公司有机蔬菜基地
转型突围 实现“华丽转身”
8月28日晚,随着“红盖头”缓缓揭开,由汉龙汽车自主研发的首款大型SUV——“旷世”正式下线。
2016年,汉龙汽车作为我市建市以来最大的招商引资项目,投资110亿元新建汉龙汽车产业园,为黄石乃至湖北汽车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17年7月,首辆“大冶造”汉龙汽车整车下线,仅用15个月,创造了令同行惊叹的“大冶速度”,也同时拉开了打造千亿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序幕。
经济要发展,产业是基础。近年来,我市一手抓机电制造、饮品食品、新型建材、纺织服装等四大传统产业集群提档升级,一手抓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节能环保、新材料等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产业体系发展向多元化、集群化、高端化迈进。
在投资过百亿的劲牌产业园,机器轰鸣,马力强劲。以劲牌为圆心,华兴玻璃、劲佳包装、劲鹏制盖、海虹物流、新皇冠制瓶等总投资超过百亿元的技改扩能项目陆续上马,产业同心圆正加速放大。
瑞晟生物万亩玫瑰花、龙凤山现代农业观光园、金华山庄康复休闲养老……依托毗邻武汉的优势,大冶全域旅游成为推动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市。
“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级高新区”、“党建引领▪活力村庄”改革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首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我市捧回了一个又一个沉甸甸的招牌。
为更好地深化放管服改革,服务企业、服务项目,我市在全省率先实行工业项目“先建后验”机制,推进“五个联合”审批,建立工业项目“中介超市”,政府为26项中介服务统一买单,每年为全市企业减负3000多万元。
从地下到地上、从黑色到绿色、从传统到现代,从“一矿为主、工业独大”到“三产并进、协调发展”……昔日矿冶之城“华丽转身”。
今年,大冶在全国县域经济百强中排名第七十七位,实现了“七年七进位”。
梅红山风景区
责编丨江楠
值班总监丨卫文军
值班总编丨余伟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