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但超)新春伊始,大冶湖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春潮涌动。2月6日,记者走进园区内的泓图(湖北)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泓图光电)全套环保干级无尘车间,只见机械臂划出优雅的弧线,全自动AOI检测仪闪烁着蓝色荧光,身着防静电服的工人们在流水线前专注调试。这家总投资4亿元的智能显示企业,正以“起步即冲刺”的姿态,在早春时节奏响新质生产力的奋进曲。
“目前项目已进入试生产阶段,从2024年6月正式进场施工到10月试生产,在高新区的全力支持下,建设周期从原计划的一年缩短至半年。”泓图光电董事长吴亚东站在全自动平板组装线前,透过观察窗望去,各类尺寸的智慧教育屏正进行最后的组装测试,蓝光闪烁间,精密组件严丝合缝。
生产线上,技术人员正在调试第七代全贴合设备。随着机械臂精准抓取,0.96英寸的智能穿戴屏幕与TP组件完成毫米级贴合。“这条产线能兼容86寸超大尺寸的屏幕生产。”技术人员轻点触控屏,实时生产数据跃然眼前。据介绍,泓图光电在武汉光谷成立研发中心,实现研发在武汉、生产在大冶,其研发的产品液晶模组尺寸能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时间回溯至去年盛夏。当项目团队带着图纸进驻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时,眼前还是一片空白,基础设施急需安装。负责该项目的高新区“项目秘书”李维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关键节点:7月底完成外资备案、8月环评批复、正式用电接通……“为企业量身定制问题推进表,审批事项全程代办。”在李维的手机里,仍保存着深夜协调供电方案的聊天记录。
“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高新区项目建设服务中心副主任尹国才指着墙上的作战图介绍。从项目入驻到竣工验收,每个环节都有“服务专班”护航,多个部门组建的“流动服务站”积极协调解决管线迁改、用工招聘等问题。正是这种“比项目业主还急”的服务,让原定一年的建设周期大大缩短。
“我们正月初七就全面复工了,现在一季度订单也已经在安排,所以必须确保项目早日投产。”吴亚东介绍,得益于高新区推出“稳岗留工”政策,绝大部分员工节后能够及时返回车间。
作为我市首个液晶模组“黑灯工厂”,泓图光电一投产,便预计可年产50万台教育会议平板、3000万台显示器。吴亚东算了一笔账:“达产后预计年销售额将突破3亿元,税收可达800万元。”
春潮拍岸,创新激荡。新春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冶湖高新区,这片热土上的“光电速度”正跃动着高质量发展的新步伐,在机器轰鸣与数据流动的交响中,为我市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提供新动能。
一审:陈 雪
二审:周春明
三审:卫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