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电电点亮新质生产力(三)

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周春明 冯素华 张蕾)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新质生产力不仅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更成为“C”位热词,引起广泛关注。

围绕新质生产力,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了多个产业领域,如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低空经济、量子技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其中多个领域与能源直接相关。

新质生产力缘何而来?我市有哪些能源新质生产力?如何让能源产业产生新质生产力?

双向发力竞逐纳电新赛道

融通高科新能源车外形的科创大楼

生产力向新,吸引力焕新。4月16日,记者走进湖北融通高科先进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融通高科”),一栋汽车造型的研发大楼显得格外醒目。

“车身”幕墙是公司产品放大2万倍做成的实景图片,400余块光伏玻璃组成汽车“尾部”,为这辆“汽车”输送清洁能源。5层的大楼内,共有38个实验室,300多名研发人员。

这样的设计其实颇具深意:既表明融通高科布局新能源赛道,又彰显其高速前行、一往无前的发展态势。

成立于2016年的融通高科,主要从事新能源锂电池正极材料研发、制造、销售及锂电池回收循环利用。

从成长速度来看,融通高科堪称锂电池领域的一匹超级黑马:2019年,融通高科项目一期量产,次年产值便突破亿元;2021年,二期项目投产,产值超过10亿元;2022年,三期项目投产,产值突破百亿大关;2023年,获评中国“独角兽”企业;2024年,获评全球“独角兽”企业。

从2019年项目投产开始算起,产值从0增长至100亿元,融通高科仅用了短短4年,成长速度令人惊叹,秘诀是什么?或许还要从这栋研发大楼里寻找答案。

在该公司钠离子正极材料前驱体中试车间,工人坐在电脑前轻点鼠标,相距不远的设备立即启动,随着水和物料的不断输入,一个个大型罐体内开始发生着动能与电能的“完美反应”。

融通高科研发车间

“去年6月,我们研发出了第1代钠离子正极材料,目前正在进行中试的是今年1月研发出的第2代钠离子正极材料,相较于第1代,2代材料在储电效能、使用寿命和成品体量等各方面指标都有了一定的提升。”融通高科研发工程师李金懋介绍,公司已规划好年产能2万吨的钠离子正极材料生产线,将于今年下半年进行大批量投入生产。

企业能否在国际市场中创造出新的竞争力,关键在于能否培育以技术为核心的产品质量优势。没有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也就无从谈起。

2022年,融通高科拿出了上年度两成以上的营收,重点布局未来正极材料领域,钠离子正极材料项目就是典型。

按照“储备一代、预研一代,量产一代、进取一代”的技术发展战略,依托强大的技术研发力量,融通高科产品布局已经由单一的磷酸铁锂转变为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补锂剂、钠离子正极材料、废旧锂电池回收利用等系列产品,技术指标行业领先。

钠电风口渐起,产业化进程不断加速,在新能源电池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融通高科钠电板块的突破无疑为公司未来快速抢占市场奠定了先机。“锂”“钠”赛道双向发力,融通高科正为新一轮裂变式增长蓄能增势。

求新求变走在光电最前沿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科技创新。

近年来,大冶湖高新区更新出台科技创新31条政策,通过提升产业层级、增加高科技企业数量、引入高科技项目、培育创新平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培育更多新质生产力。

祥邦科技生产现场

步入湖北祥邦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祥邦科技”)生产车间,机器轰鸣,通过自动化生产线,封装胶膜成批生产出来,工人们在进行收卷、裁剪、质检、包装等操作,车间内一派忙碌又有序的生产景象。

据了解,祥邦科技主要从事研发生产、销售太阳能电池封装胶膜及电子胶膜。从2021年租赁过渡厂房投产,产值4亿元,仅仅两年时间,祥邦科技新厂区全面建成投产,2023年实现年产光伏封装胶膜2亿平方、产值20亿的重大飞跃。

“你看,这就是POE,我们公司主营产品光伏封装胶膜所使用的原料,也是祥邦科技这几年得以快速发展的秘密武器。”祥邦科技副总经理马建从展示台上拿起一枚无色透明的胶粒,自豪地向记者展示。

POE的全称为聚烯烃弹性体,是近些年来一种炙手可热的新型材料,由于独特的分子结构,POE材料生产的产品具有一系列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

祥邦科技敏锐地捕捉到了POE材料的特殊性,于全国首次将该型材料应用于光伏封装胶膜的生产中,一经推出,就取得了对原有EVA胶膜全方位的碾压级优势,广受好评。

作为太阳能电池的核心组件——光伏封装胶膜,主要作用是在保护太阳能电池片、延长光伏组件使用寿命的同时,使阳光最大限度透过胶膜达到电池片表面,胶膜在组件成本占比不高,但对组件使用寿命、电池发电效率影响明显。

“我们公司生产的POE光伏封装胶膜在透光率、水汽透过率、抗磨损、抗老化方面都具有极其优异的性能,可以极大提高光伏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发电性能。”马建说道。

产品性能优异,市场反映良好,但也很容易被同行业其他公司快速模仿。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优势,祥邦科技给出答案——求新求变。

2023年,通过技改升级、优化工艺,祥邦科技的光伏封装胶膜生产线从24条增至28条,可产量却从1.09亿平方增至2亿平方,近乎增长了一倍。同时祥邦科技生产实验室建设完成,大批高校化工、材料技术研发人才加入其中,不断推动产品质量、工艺流程的再升级再优化,积极尝试拓展新型材料的更多应用。

“随着国家‘碳中和’战略推进实施,光伏电池的生产应用还在继续扩大,大冶具有天然有利的区位优势,可以有效对接东面的生产端和西北的应用端,相信在未来能够迎来更广阔的发展机遇。”马建说。

瞄准未来绿电制氢待风起

作为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载体、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氢能产业技术密集、覆盖面广、带动效益强,对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市深入践行“双碳”战略,加快推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破除发展能耗瓶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空间、注入新动能。

绿电绿氢制储加用一体化氢能矿场综合建设项目开工现场

2023年4月,绿电绿氢制储加用一体化氢能矿场综合建设项目落户大冶,包括新建绿电制氢工厂,配套建设光伏电站、综合能源站、输氢管道,搭建氢能产业智慧运营平台,将打造国内“全环节应用、一体化运行”氢能矿场,加速形成集制氢、储氢、加氢、用氢于一体的氢能源全产业链生态。

深地储氢高峰论坛

2024年开年,湖北大冶深地储氢科研中试基地项目开工仪式的圆满举行,标志着我市实现破题开局,向氢能全产业链建设迈开坚实步伐。项目聚焦深地储氢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的重点研发方向,建成集岩洞储氢、地下分布式储氢,并衔接上下游配套的氢能全产业链中试基地,缩短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的中间环节,增强科技创新的全链条资源整合能力,实现岩洞储氢从“0”到“1”的原创性创新。

此项目也是我市绿电绿氢制储加用一体化氢能矿场综合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将上游制氢、下游交通、工业用氢等氢能产业相互衔接,实现我市制、用氢供需平衡。

当前,我市氢能产业链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各项目单位纷纷抢工期、抓进度,确保氢能项目按计划顺利推进。

制氢工厂项目施工现场

位于金湖街道姜桥村的制氢工厂项目施工现场,机器轰鸣,工人们身着工装,头戴安全帽,忙碌地穿梭在工地上。“目前已经完成项目进度的75%,预计在4月底投入使用。”项目施工方中国化学工程第十六建设有限公司武汉公司总经理李静涛告诉记者。

在全市氢能产业链建设“进行曲”中,除了制氢工厂项目,集氢能储存、运输和应用于一体的大冶东综合能源站和金山店综合能源站项目施工现场也是一派火热景象。截至目前,大冶东综合能源站完成其工程量的80%,金山店综合能源站完成其工程量的60%。

由绿电与绿氢耦合而形成的“电氢体系”,被视为未来能源发展重要方向。我市将持续推进氢能全产业链建设,积极布局“制-储-加-用-研”各环节示范工程,逐步拓展氢能多领域示范应用,带动产业规模化、商业化发展,全力打造省内领先的示范应用基地,全力推动大冶从原材料基地转变为“清洁能源之都”。

责编丨陈  雪

编审丨周春明

监审丨姚文婷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