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的新农村正在重塑社会秩序和村民们的道德规范,而美丽乡村建设通过改善人居环境,从留住人到吸引人,实现了促进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乡村治理模式的转变。
鹤桥村位于茗山乡东南部,全村1300人,下辖7个自然湾,6个村庄理事会。走进鹤桥村,一幅焕发出勃勃生机的乡村图景正在这里徐徐展开。
后进村率先成立理事会
通往茗山乡鹤桥村彭伟村庄,是一条平坦开阔的公路。湾子里,家家房前屋后都有大大的院子,浓密的果园或菜园,淌着绿油油的生机。如果不是看到附近有几只正在觅食的毛色光亮的公鸡母鸡,记者真以为置身于城市里的别墅区。
2017年,茗山乡鹤桥村彭伟村庄作为全市试点村庄之一,率先成立了村民理事会。当年,彭伟湾是一个不足60户的小村庄,经济基础十分薄弱,湾里一直都是泥泞不堪的土路。修路的事情虽然前前后后筹备了三次,但由于涉及部分村民的切身利益,路一直“通”不了。
路不通,其实是部分群众的“心”不通。村“两委”工作千头万绪,没时间和精力有效顾及每个湾组。政策“堵”在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正值此时,彭伟村庄以“党建引领·活力村庄”创新试点工作为契机,成立村庄理事会,大刀阔斧地开展村庄整治工作。当时,理事会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几次没修成的路修起来。
要修路,17户村民在利益上都会有损失,怎么破题?村民通过“一户一票”选举出来的村庄理事会理事长彭绍雄带头把自家老宅拆了,其余几个理事会成员也跟着把自家门前的路基让出来。大伙儿为湾里修路这一让,十几年没有修成的路,在两个月内就修好了。
“理事会带领我们修路,又建老年活动场所。”挑着水桶的村妇笑哈哈地说。
“我们老人家以前是摸着走,现在可以眯着眼走。”74岁的彭文达告诉记者,以前路又窄又坑洼,出门得拄着棍子,摸索着走,不然就要摔跤。现在路好了,出行变得很方便。
采访中,村民们纷纷告诉记者,这些都是在彭伟村庄理事会的带领下建设出来的。
干群齐心共建幸福家园
“坚持党建引领,才能富民强村。村庄理事会是农村发展的主心骨,理事会战斗力不强,项目再好、扶持再多,效果也不好。”彭绍雄说。
彭绍雄告诉记者,彭伟村庄在成立村庄理事会前,村里经济十分困难,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后进村。
今年2月份成立村庄理事会时,理事会几个带头将自家地基让出来,并且挨家挨户上门劝说,使村民们的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大家很快达成了一心一意谋发展、建设美好家园的认识。在理事会的领导下,全村搞项目促经济,开展公共设施建设。首先铺好路,修好百年古井,理事长彭绍雄跟合伙人一起捐资3万元安装路灯,还引进自来水、修好村庄公共祠堂、建设体育健身广场等。
鹤桥村彭伟村庄的变化在点点滴滴中发生,在外打工的人再次回到村里的时候,他们不再担心没有地方可去了,新建的村民健身广场落成了,村容村貌大变样。
“建立了村庄理事会的村子,群众的精神面貌变了,经济发展的路子宽了,生活环境好了,文化生活多了,焕然一新的村容村貌,成了茗山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让村民实实在在地看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希望。”彭绍雄对记者说。
来源丨今日大冶
记者丨刘娟 文/摄
责编丨郑琦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
请输入验证码